[发明专利]一种防漏气恒压着色油墨压力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1532.5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7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成赵念;李顺云;高辉荣;刘才平;李卫国;刘淑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2/00 | 分类号: | F16J12/00;F16J13/12;F16J1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中科启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6 | 代理人: | 匡治兵 |
地址: | 434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罐 罐口 压力罐体 压力气管 油墨输送 着色油墨 防漏气 垫片 罐盖 恒压 体内 恒定 斜度 锥面 成本消耗 密封垫片 上色 内压力 减小 宽口 伸入 油墨 着色 连通 密封 光纤 穿过 配合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漏气恒压着色油墨压力罐装置,包括:压力罐体、罐盖、压力气管和油墨输送管;压力罐体的罐口呈宽口,罐口向罐内斜度预定角度,罐盖具有与罐口配合的锥面,罐口设有垫片使得压力罐体保持密封;压力气管和油墨输送管均穿过罐盖,压力气管与压力罐体内连通,油墨输送管伸入压力罐体内的油墨罐内。该防漏气恒压着色油墨压力罐装置内压力恒定,可以避免密封垫片损坏,同时操作简单方便,不增加操作难度,避免了着色生产时出现光纤不上色及其他不合格现象,同时减小垫片的频繁更换,节省了垫片的成本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漏气恒压着色油墨压力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纤着色的生产中,要给光纤涂上不同的颜色用于分辨便于施工。
在生产时,先将预先搅拌好的油墨瓶打开封盖,然后将油墨瓶放置到压力罐内,在盖上压力罐的盖子,盖子上连接压缩空气接口和一个油墨输送管,压缩空气接口接通压缩气源,油墨输送管一端插入油墨瓶内,一端接通着色模具。启动生产时,压缩空气向油墨管内施加空气压力,将油墨压进油墨输送管流到着色模具,给经过模具的光纤涂上一层颜色。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压力罐与盖子之间的接触部位用一块橡胶垫进行密封,而油墨罐的是由很薄的不锈钢制作而成,罐盖呈平面,在每天的循环开盖更换油墨后又再次盖上盖子的过程中,受罐口和罐盖挤压剪切,垫片非常容易变形损坏出现漏气情况,一旦出现漏气,油墨就不能正常的向着色模具输送油墨,继而造成光纤不上色情况,又由于着色模具里面没有充分的油墨进行润滑,光纤在经过模具时与模具的摩擦力增大,又会出现光纤衰减不合格甚至出现断纤的情况,生产出不合格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漏气恒压着色油墨压力罐装置,该密封装置避免了着色生产时出现光纤不上色及其他不合格现象,同时减小垫片的频繁更换,节省了垫片的成本消耗。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防漏气恒压着色油墨压力罐装置,包括:压力罐体、罐盖、压力气管和油墨输送管;所述压力罐体的罐口呈宽口,所述罐口向罐内斜度预定角度,所述罐盖具有与所述罐口配合的锥面,所述罐口设有垫片使得所述压力罐体保持密封;所述压力气管和所述油墨输送管均穿过所述罐盖,所述压力气管与所述压力罐体内连通,所述油墨输送管伸入所述压力罐体内的油墨罐内。
可选的,所述垫片为硅胶垫片,所述硅胶垫片填充所述罐盖与所述压力罐体之间的配合面。
可选的,所述罐盖与所述压力罐体的周部设有法兰紧固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防漏气恒压着色油墨压力罐装置,包括:压力罐体、罐盖、压力气管和油墨输送管;所述压力罐体的罐口呈宽口,所述罐口向罐内斜度预定角度,所述罐盖具有与所述罐口配合的锥面,所述罐口设有垫片使得所述压力罐体保持密封;所述压力气管和所述油墨输送管均穿过所述罐盖,所述压力气管与所述压力罐体内连通,所述油墨输送管伸入所述压力罐体内的油墨罐内。
该防漏气恒压着色油墨压力罐装置内压力恒定,可以避免密封垫片损坏,同时操作简单方便,不增加操作难度,避免了着色生产时出现光纤不上色及其他不合格现象,同时减小垫片的频繁更换,节省了垫片的成本消耗。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漏气恒压着色油墨压力罐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其中,图1中的附图说明和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压力罐体1;油墨瓶2;罐盖3;锁紧螺栓4;垫片5;压力气管6;油墨输送管7;着色磨具8;光纤9;固化炉1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15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的往复旋转机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密封构件和密封元件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