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井下巷道气压差同步快速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0495.6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2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华;赵旭生;姚亚虎;梁军;罗广;赵吉玉;张士岭;斯磊;李明建;宁小亮;马国龙;徐雪战;邹云龙;岳俊;崔俊飞;谈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3/00 | 分类号: | G01L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点 气压计 气压差 煤矿井下巷道 测量 第二测量 第一测量 快速测定 巷道 测定数据 测量数据 煤矿井下 气压测定 筛选标记 通风系统 同步测定 重复测量 携带 导出 气压 拖拽 细绳 通信 | ||
1.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气压差同步快速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煤矿井下通风系统选定巷道气压测定路线和测点,并对各个测点编号,所述编号为i(i=1,2,3……N,其中N为测量点总的个数);
S2:选用两台气压计,第一气压计和第二气压计,将第一气压计和第二气压计的内置时钟调制到同一时刻,并同一位置同一时刻将第一气压计和第二气压计调至相对气压测量模式;
S3:第一测量人员携带所述第一气压计前往测点i,第二测量人员携带所述第二气压计从测点i前往测点i+1并在测点i至测点i+1沿途铺设用于通信的细绳,并将所述细绳的自由端固定在测点i的巷道壁上;
S4:第一测量人员与第二测量人员相互间用预先设定的通信语言通信,在确认第一测量人员与第二测量人员均到达指定测点后,第二测量人员将测点编号信息录入第二气压计并按下数据标记按钮,获得测点i+1当前时刻的气压值P(i+1,t),同时刻第一气压计上的气压值为P(i,t);
S5:将所述测点编号赋值为i,且i=f(i),所述f(i)的计算方法为f(i)=i+1,其中i=1,2,3……N,其中N为测量点总的个数;
S6:重复步骤S3、S4和S5直至所有的测点测量完成;
S7:导出第一气压计和第二气压计的测量数据,筛选标记数据,计算获得巷道内相邻测点的气压差△P(i,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巷道气压差同步快速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
S41:先到达测量点的测量人员到达指定测点后,通过拖拽细绳的方式,告知对方测量人员其已经到达指定测点,对方测量人员收到拖拽细绳的信息后,通过拖拽细绳的方式,告知所述先到达测量点的测量人员其是否已经到达指定测点;
S42:所述先到达测量点的测量人员根据对方测量人员的回应,判断其是否达到测点,若未到达,所述先到达测量点的测量人员在原地等待直至收到对方测量人员到达其指定测点的信息;若已到达,执行步骤S43;
S43:第二测量人员将测点编号信息录入第二气压计并按下数据标记按钮,获得测点i+1当前时刻的气压值P(i+1,t),同时刻第一气压计上的气压值为P(i,t);
S44:第二测量人员剪断通信细绳,第一测量人员和第二测量人员均前往当前测点的下一个测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巷道气压差同步快速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通信语言通信为:拽动细绳一次表示实施拽动的测量人员已经到达指定测点,收到信息后,若对方测量人员拽动细绳一次,表示收到信息但暂未到达指定测点,若连续拽动细绳两次表示收到信息且自己已经到达指定测点;细绳断裂表示前往下一个测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巷道气压差同步快速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包括以下步骤,
S71:导出第一气压计和第二气压计的测量数据;
S72:从第二气压计导出的数据中,筛选出各个标记数据的气压值P(i+1,t),其中i=1,2,3……N,其中N为测量点总的个数;
S73:根据所述标记时刻t从第一气压计导出的数据中筛选出各个标记时刻t对应的气压值P(i,t),其中i=1,2,3……N,其中N为测量点总的个数;
S74;根据步骤S72和S73的测点气压值,计算得出煤矿井下巷道相邻测点间的气压差△P(i,t)=P(i,t)-P(i+1,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巷道气压差同步快速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计为具有相同精密度的精密气压计,所述精密气压计能以1秒为周期连续自动读取环境相对气压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巷道气压差同步快速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绳为轻质的不可伸缩的细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04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温压力变送器
- 下一篇: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缓冲液压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