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充电装置主电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98986.1 | 申请日: | 2018-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4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周诗颖;徐林;耿攀;杨文铁;张平;左超;余定峰;王建勋;杨帅;肖涵琛;郑攀峰;王作帅;周彤;杨勇;孙愉;陈涛;罗伟;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M3/3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黄云铎 |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充电 装置 电路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充电装置主电路结构,包括输入双极接触器KM1、软启接触器KM3、软启接触器KM4、软启电阻R1、软启电阻R2、输入熔断器F1、输入EMI滤波器、输入差模滤波电感Lf1、输入分压电容C1、输入分压电容C2、半桥三电平逆变单元、高频变压器T1、高频变压器T2、整流二极管D1、整流二极管D2、整流二极管D3、整流二极管D4、输出差模滤波电感Lf2、输出差模滤波电感Lf3、输出滤波电容Cf1、输出电容C3、输出熔断器F2、输出双极接触器KM2、蓄电池组。本发明的蓄电池充电装置主电路结构适用于给蓄电池全充电,功率等级低、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变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充电装置主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充电和维护保养,以提高蓄电池的使用性能,提高蓄电池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情况下,蓄电池可以进行浮充电,例如,可以直接通过发电机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直到蓄电池电压达到其浮充电电压。但是,该充电方法无法保证蓄电池充满,也无法对充电电流进行精确控制和抑制充电电流纹波。若要保证蓄电池达到最优的使用性能,还需要进行全充电。
全充电时,蓄电池充电装置主要完成将电池组电压从浮充电电压(如900V)充满到全充电完成电压(如960V),传统的蓄电池充电装置是一个900V到960V的全功率直流变换器,如Boost变换器、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等非隔离型的直流变换器。这些全功率变换器的功率等级一般需要300kW左右,开关器件承受的电压、电流应力高、损耗大、散热困难、体积大、重量重、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传统的蓄电池充电装置功率等级高、体积大、重量重等问题,提出一种蓄电池充电装置主电路结构。
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双极接触器KM1、软启接触器KM3、软启接触器KM4、软启电阻R1、软启电阻R2、输入熔断器F1、输入EMI滤波器、输入差模滤波电感Lf1、输入分压电容C1、输入分压电容C2、半桥三电平逆变单元(1)、高频变压器T1、高频变压器T2、整流二极管D1、整流二极管D2、整流二极管D3、整流二极管D4、输出差模滤波电感Lf2、输出差模滤波电感Lf3、输出滤波电容Cf1、输出电容C3、输出熔断器F2、输出双极接触器KM2、蓄电池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89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