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气混合升温装置和中低温SCR脱硝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8489.1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9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厚焜;初琨;曹茂洪;黄和茂;张原;林春源;王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净脱硫脱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9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胡素莉;李海建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入口烟道 升温装置 烟气混合 网孔 高温烟气 脱硝系统 脱硝烟气 烟气母管 支管组件 低温SCR 出气孔 均匀性 连通 混合效率 平面垂直 脱硝效率 烟气流向 烟气 | ||
1.一种烟气混合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母管(1),入口烟道(4)和支管组件;
其中,所述支管组件包括:与所述烟气母管(1)连通的连接部分,用于设置在所述入口烟道(4)内且在设定平面内将所述入口烟道(4)划分为网状的划分部分;其中,所述设定平面垂直于所述入口烟道(4)内的烟气流向,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划分部分连通,且所述划分部分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入口烟道(4)的每个网孔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混合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所述网孔区在所述设定平面内的面积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混合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区在所述设定平面内的分布方向与所述烟气母管(1)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α,且0<α<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混合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区在所述设定平面内沿横向和纵向分布,其中,所述设定平面的横向与所述烟气母管(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设定平面的横向垂直于所述设定平面的纵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混合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组件包括一级支管(2)和二级支管(3);
其中,所述一级支管(2)包括依次连通的连接管段和安装管段,所述连接管段连通所述安装管段和所述烟气母管(1);所述二级支管(3)与所述安装管段连通,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二级支管(3);所述安装管段和所述二级支管(3)形成所述划分部分,所述连接管段形成所述连接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混合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支管(3)沿所述入口烟道(4)内的烟气流向分层布置,任意两层中,所述二级支管(3)顺列布置或错位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混合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a/b≤0.2,c/b≤0.2;
其中,a为所述一级支管(2)沿所述烟气母管(1)内的烟气流向在所述设定平面内的投影面积,c为所述二级支管(3)沿所述烟气母管(1)内的烟气流向在所述设定平面内的投影面积,b为所述入口烟道(4)的横截面的面积,所述入口烟道(4)的横截面平行于所述设定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混合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支管(2)至少为两个,且相邻的两个所述一级支管(2)的间距为1000mm-2000mm;
所述二级支管(3)至少为两排,且沿垂直于所述烟气母管(1)长度方向的方向依次分布;相邻的两排所述二级支管(3)的排间距为500mm-10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混合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网孔区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出气孔的间距为200mm-5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烟气混合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母管(1)具有渐缩管段,所述渐缩管段沿所述烟气母管(1)内的烟气流向渐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烟气混合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母管(1)的母管截面呈梯形,且所述母管截面与所述烟气母管(1)内的烟气流向平行。
12.一种中低温SCR脱硝系统,包括烟气混合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混合升温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烟气混合升温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净脱硫脱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净脱硫脱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84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