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型木结构隔声墙系统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8424.7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6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宋博骐;韩振华;尹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74;E04B2/82;E04B1/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声墙 轻型木结构 楼板 楼板框架 传声 侧向 建筑工程技术 墙体框架结构 楼板撞击声 节点连接 结构水平 楼板结构 相邻房间 非连续 顶层 隔墙 减小 天花 制造 垂直 | ||
1.一种轻型木结构隔声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墙为双层结构,它包括:墙骨柱,所述墙骨柱双排布置,所述墙骨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双层顶梁板和底梁板钉接,相邻墙骨柱之间设有双层吸声保温层,双层吸声保温层的保温材料之间非接触,所述墙骨柱外侧依次固接木基结构墙板和石膏板;与所述双排墙骨柱钉接的底梁板和顶梁板均双排非接触布置,其间距均≤20mm; 楼板搁栅,两排楼板搁栅之间非连续布置,楼板搁栅通过连接件固定于底梁板、梁及封头搁栅上;底层楼板,相邻房间的底层楼板被底梁板隔开,呈非连续布置,二者一同钉接于所述楼板搁栅上,所述楼板搁栅与底梁板和双层顶梁板的连接处分别铺设弹性垫片;所述底层楼板上依次铺设有弹性涂料和楼板覆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木结构隔声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骨柱与双层顶梁板以及底梁板之间分别通过斜向钉连接,钉长≥60mm,每个连接处的钉子数量≥4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木结构隔声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保温层为难燃泡沫保温板或者有防潮纸包覆的纤维保温材料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木结构隔声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片的损耗角正切值tanδ>0.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木结构隔声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涂料为橡胶沥青混合乳液。
6.一种轻型木结构隔声墙系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设计布置与双层隔声墙连接的双排楼板搁栅,并在梁或封头搁栅基础面上测量放线,楼板搁栅宽度大于或等于底梁板和双层顶梁板宽度,双排楼板搁栅之间非接触布置,将楼板搁栅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梁及封头搁栅上; 步骤二、在楼板搁栅上与底梁板和双层顶梁板的连接处分别涂布结构胶,粘贴弹性垫片,所述弹性垫片损耗角正切值tanδ>0.65;步骤三、将双排非接触的底梁板和双层顶梁板利用直钉固定在贴有弹性垫片的楼板搁栅上;步骤四、利用连接件将双排墙骨柱安装在双层顶梁板和底梁板之间,并使得墙骨柱间距≤600mm;步骤五、将吸声保温层填充在墙骨柱及楼板搁栅间,并固定,并使得双层隔声墙之间的吸声保温层填充非接触;步骤六、将相邻房间底层楼板钉接在不同楼板搁栅上,底层楼板边缘钉的间距≤150mm;步骤七、依次在底层楼板上涂覆弹性涂料,并在弹性涂料上铺设楼板覆面板,形成约束阻尼结构;步骤八、在墙骨柱上钉接木基结构墙板,并在木基结构墙板上钉接石膏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楼板与楼板搁栅之间设有结构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覆面板为石膏板或水泥砂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基结构墙板边缘最大钉间距为150mm,非边缘板中间区域最大钉间距为3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搁栅与弹性垫片之间通过钉接或者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84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式混凝土异形节能墙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钢板剪力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