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自复式开关电路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7781.1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7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邹风山;梁策;刘新;温昌翯;刘世昌;白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郑伟健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反馈 控制 复式 开关电路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自复式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PMOS管(Q1)、输入光耦(U2)、输出光耦(U1)、自复位开关(S1)和控制器,所述PMOS管(Q1)的源极作为电源输入端(VCCIN),所述PMOS管(Q1)的漏极作为电源输出端(VCC),所述PMOS管(Q1)的源极与栅极之间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R2)和第一限流电阻(R1)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2)和第一限流电阻(R1)的连接点通过第二分压电阻(R3)连接于所述输入光耦(U2)的输出端集电极,所述输入光耦(U2)的输出端发射极接地,所述输入光耦(U2)的输入端阳极连接高电位,所述输入光耦(U2)的输入端阴极连接于控制器,所述输出光耦(U1)的输入端阳极连接于电源输出端(VCC),所述自复位开关(S1)串接于所述输出光耦(U1)的输入端阴极与所述输入光耦(U2)的输出端发射极之间,所述输出光耦(U1)的输出端集电极通过上拉电阻(R6)连接于高电位,所述输出光耦(U1)的输出端集电极还连接于控制器,所述输出光耦(U1)的输出端发射极接地,当所述电源输入端(VCCIN)上电且所述自复位开关(S1)按下时,所述输出光耦(U1)导通以令所述控制器获取上电指令,所述控制器向所述输入光耦(U2)的输入端阴极加载低电平信号,所述输入光耦(U2)随之导通以令所述电源输出端(VCC)持续输出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馈控制的自复式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3)与所述输入光耦(U2)的输出端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3),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于所述输入光耦(U2)的输出端集电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馈控制的自复式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光耦(U2)的输入端阳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R4)连接于高电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馈控制的自复式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光耦(U1)的输入端阴极与所述自复位开关(S1)之间连接有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于所述输出光耦(U1)的输入端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于所述自复位开关(S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馈控制的自复式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光耦(U1)的输入端阳极通过第三限流电阻(R5)连接于电源输出端(VCC)。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馈控制的自复式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于高电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馈控制的自复式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出端(VCC)输出的电压经过一LDO稳压器处理后形成高电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馈控制的自复式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MCU及其外围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77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及其设备
- 下一篇:移相器和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