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金属尾矿处理装置和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7751.0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1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苏建顺;王清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清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C02F9/02;C02F101/20;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筒 外筒 上端 尾矿处理 重金属 环型回流挡板 缓冲挡板 溢流水槽 过滤网 污水口 溢水口 引流管 内壁 处理工艺 独立分开 进料间隙 排放标准 陶瓷颗粒 溢水间隙 逐渐缩小 装置结构 内筒套 排水口 排渣口 充填 覆盖 筒套 外壁 | ||
1.一种重金属尾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中筒和内筒,内筒套置在中筒中,中筒套置在外筒中,内筒的上端为进污水口,内筒的中间借助支撑架安装一个缓冲挡板,缓冲挡板的边缘与内筒的内壁之间留有进料间隙,内筒的外壁还固定有一个环型回流挡板,环型回流挡板的外缘与中筒的内壁之间留有溢水间隙,中筒的下方直径逐渐缩小形成排渣口,中筒的上端覆盖第一过滤网以及形成供经过第一过滤网过滤的过滤液溢出的溢流水槽,溢流水槽的溢水口与进污水口独立分开,溢水口连接引流管的上端而引流管的下端直插至外筒的底部,外筒中充填陶瓷颗粒,外筒的上端覆盖第二过滤网以及形成供经过第二过滤网过滤的过滤液流出的排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尾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都为三层复合结构,上下两层分别为不锈钢网格,中间一层为棕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尾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底部开设出料口用于排放陶瓷颗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尾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底部由中心到周边逐渐向下倾斜,并在最下端开设出料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尾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挡板为弧形拱板,板的中间位置高于板的边缘位置,缓冲挡板直径为内筒直径的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尾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型回流挡板固定在内筒的下端,环型回流挡板呈倾斜状,环型回流挡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6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尾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水槽均匀开设若干个溢水口,每一个溢水口连接一根引流管的上端而每一根引流管的下端直插至外筒的底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尾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借助支撑架套置在中筒中,中筒借助支架套置在外筒中,所有的支撑架和支架由若干杆件组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尾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筒的上端内圈覆盖第一过滤网,外圈形成溢流水槽,溢水口位于溢流水槽的外壁。
10.一种重金属尾矿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尾矿处理装置,先在重金属尾矿污水加入絮凝剂通过搅拌使悬浮物下降形成泥浆;再将泥浆从进污水口送入内筒中,依次经过内筒上方的进料缓冲区和内筒下方的泥浆沉降区,使污泥静置、浓缩,通过自然比重沉淀,使矿渣自然下降由底部排渣口排出;同时,使水位通过中筒的静态水区自然升高,经过中筒上端的第一过滤网进行第一次过滤后,过滤液从溢流水槽溢出,溢出液再由引流管导引至外筒的底部;然后,水位在外筒的过滤区自然升高,通过外筒中的陶瓷颗粒吸附重金属,再经过外筒上端的第二过滤网进行第二次过滤后,排水口排出清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清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清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77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药沉淀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温废料沉淀处理装置和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