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型芳纶Ⅱ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7734.7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3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崔晓静;孙潜;毛亚丽;李荣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星(成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64 | 分类号: | D06M15/564;D06M15/263;D06M13/50;D06M101/3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张恒 |
地址: | 61143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纶 纤维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 预处理 预处理液 除水 制备 纳米复合乳液 制备技术领域 硅烷偶联剂 聚丙烯酸酯 水性聚氨酯 蒸馏水冲洗 纤维浸渍 混合液 伸长率 放入 冲洗 微生物 浸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型芳纶Ⅱ的制备方法,属于芳纶Ⅱ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先将芳纶Ⅱ纤维浸渍在预处理液中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液为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纳米复合乳液与硅烷偶联剂的混合液;将经过预处理的芳纶Ⅱ纤维采用蒸馏水冲洗,冲洗至微生物含量≤500mg/100ml。将经过水洗后的芳纶Ⅱ纤维放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浸泡,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温度为100~130℃;将经过处理的芳纶Ⅱ纤维进行除水处理,除水后的芳纶Ⅱ纤维的含水量超过芳纶Ⅱ纤维质量的二分之一。最终得到了高强型的芳纶Ⅱ,该芳纶Ⅱ强度≥24.2g/d;伸长率为2.9~3.2%;模量>800g/d。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型芳纶Ⅱ的制备方法,属于芳纶Ⅱ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位芳纶是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简称,它是合成纤维中综合性能最好的有机纤维之一。目前工业化生产的对位芳纶纤维主要是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纤维。美国Dupont公司商品名为Kevlar,日本Teijin公司商品名为Twaron,我国称为芳纶Ⅱ或芳纶1414。
芳纶Ⅱ由溶质液晶聚合物(LLCP)通过干喷湿纺技术纺丝制备,具有高度取向的刚性分子链结构,赋予了纤维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疲劳、耐磨损、耐腐蚀的优异性能。因此,芳纶1414以其卓越的性能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特别是在国防工业、航天、航空、橡胶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芳纶Ⅱ是一种高度取向结晶微区材料,具有一定缺陷和空隙,但没有无定形区。由于分子链中庞大苯环的位阻作用,酰胺基团较难与其它官能团发生化学反应,造成芳纶纤维与航天、橡胶材料的复合性能差。因此,我们采用化学方法对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引入活性官能团,在与航天、橡胶材料基体复合时产生共价键,增强复合材料的粘合性能。
为了保证柔化后纤维的物理性能不变,凝固浴中的初生纤维拉伸比工艺控制对纤维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此外,还需要在改性前进行纺丝拉伸处理技术,其中分级洗涤机的纺丝速度是牵伸比控制的关键。若洗涤过程中牵伸比过大,纤维易发生断裂,且有色差;若牵伸比太小,纤维中所含的酸未被完全萃取,纤维的物理性能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对生产线上洗涤牵伸比控制是生产的关键技术。
芳纶Ⅱ在洗涤过程中经过拉伸,大分子链会在拉伸过程中连续排列整齐,但是拉伸结束后,纤维的大分子链会逐渐收缩恢复。为了定型大分子链的连续排列,需要在洗涤后的干燥中进行热拉伸定型。选择合适的纤维热拉伸温度和热拉伸比,直接决定纤维的物理性能。
判断芳纶Ⅱ是否属于高强型的主要指标包括强度、伸长率和模量。因此,如何提高芳纶Ⅱ的强度、伸长率和模量,是生产高强型芳纶Ⅱ的主要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高强型芳纶Ⅱ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利用活化试剂对芳纶Ⅱ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得到了高强型的芳纶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高强型芳纶Ⅱ,满足:强度≥24.2g/d;伸长率为2.9~3.2%;模量>800g/d。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强型芳纶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预处理
将芳纶Ⅱ纤维浸渍在预处理液中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液为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纳米复合乳液与硅烷偶联剂的混合液;预处理的时间为40~80min。
B.水洗
将步骤A中经过预处理的芳纶Ⅱ纤维采用蒸馏水冲洗,冲洗至微生物含量≤500mg/100ml。
C.活化试剂溶液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星(成都)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蓝星(成都)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77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