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友好型河湖砷原位治理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7696.5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7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祝建中;徐菲菲;苏梦;陈靓;曹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孙斌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友好 型河湖砷 原位 治理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生态友好型河湖砷原位治理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碳化材料与铁改非金属矿物结合作为微生物固定化载体,固定了微生物的复合载体与高分子聚合物包埋的过氧化物通过吸附复合制备而成;
所述过氧化物为过氧化钙、过氧化钠或者过氧化镁;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海藻酸钠或者聚乙烯醇的溶液;固定了微生物的复合载体与高分子聚合物包埋的过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0.5-0.8);
所述生态友好型河湖砷原位治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非金属矿物洗涤、干燥、碾磨粉碎、恒温热解,自然降温,备用;
(2)称取步骤(1)得到非金属矿物与铁改物质先浸渍搅拌,干燥,焚烧,冷却降温后得到铁改材料密封保存备用;
(3)用碳化材料包裹步骤(2)得到的铁改材料,在菌液中培养驯化得到固定了微生物的复合载体;
(4)称取过氧化物与高分子聚合物溶液,震荡浸渍后烘干得到高分子聚合物吸附包埋的过氧化物,与固定了微生物的复合载体复合通过吸附作用形成生态友好型河湖砷原位治理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友好型河湖砷原位治理复合材料,所述非金属矿物可为活性炭、沸石、高岭土或生物质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友好型河湖砷原位治理复合材料,所述铁改物质为三氯化铁,铁与非金属矿物中炭的质量比为1:(1-10)进行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友好型河湖砷原位治理复合材料,所述微生物为枯草芽孢杆菌或光合细菌。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友好型河湖砷原位治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非金属矿物洗涤、干燥、碾磨粉碎、恒温热解,自然降温,备用;
(2)称取步骤(1)得到非金属矿物与铁改物质先浸渍搅拌,干燥,焚烧,冷却降温后得到铁改材料密封保存备用;
(3)用碳化材料包裹步骤(2)得到的铁改材料,在菌液中培养驯化得到固定了微生物的复合载体;
(4)称取过氧化物与高分子聚合物溶液,震荡浸渍后烘干得到高分子聚合物吸附包埋的过氧化物,与固定了微生物的复合载体复合通过吸附作用形成生态友好型河湖砷原位治理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浸渍搅拌8-10h,后60-80℃鼓风干燥箱中烘4-5h,取出于马弗炉中在400-500℃条件下焚烧1-2h。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在菌液中培养驯化为将碳化材料包裹的铁改材料在50-100亿CFU/mL的菌液中进行培养驯化,所述的驯化在碳化材料包裹的铁改材料:菌液=1:(40-50)g/mL浓度下进行,驯化温度为20-30℃,驯化时间为24-36h。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友好型河湖砷原位治理复合材料在河湖水泥一体化砷综合污染治理和河湖砷含量长期监测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河湖砷进行高效处理中固定了微生物的复合载体与高分子聚合物包埋的过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0.5-0.8),并按泥量的质量0.1-0.5%进行添加固定了微生物的复合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76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