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重机铰接端梁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7312.X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6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高秀芬;武建平;顾翠云;焦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6/00 | 分类号: | B66C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4 | 代理人: | 张文;苗丽娟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铰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重机铰接端梁。该铰接端梁包括端梁、铰轴、中间梁和控制板;端梁包括第一端梁和第二端梁,第一端梁连接在起重机的第一主梁的右端,第二端梁连接在起重机的第二主梁的左端;铰轴包括第一铰轴和第二铰轴,第一铰轴安装在第一端梁右侧,第二铰轴安装在第二端梁左侧,中间梁分别连接第一铰轴和第二铰轴;控制板包括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第一控制板安装在第一端梁侧端,第二控制板安装在第二端梁侧端,第一控制板与第二控制板间设置有间隙。本发明的起重机铰接端梁能够对起重机主梁的窜动进行控制,能提高端梁的侧向水平刚度,保证起重机运行精度和定位精度,延长起重机使用寿命,有效地消除事故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铰接端梁。
背景技术
起重机桥架通常包括两个主梁和两个端梁,两个端梁将两个主梁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矩形框架。目前,端梁可以分为刚性端梁和铰接端梁,其中,铰接端梁能够使每个主梁和运行机构车轮成为稳定结构,因而使用铰接端梁能够省去车轮平衡架,从而降低起重机整机高度。
图4为示例提供的一种现有技术的起重机铰接端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C向局部剖视图。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现有的铰接端梁包括两个端梁、一个连接杆和两个端梁铰轴,每个端梁分别连接有一个端梁铰轴,两个端梁铰轴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两个端梁的连接。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铰接端梁为了方便连接杆和端梁铰轴的装配连接,在端梁的侧板与连接杆的侧板之间存在轴向间隙d1和d2,轴向间隙d1和d2通常可达5~10mm,会导致两个主梁沿纵向产生较大的相对窜动,从而造成端梁下车轮同位差超标,并且由于端梁水平刚度差,会引起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啃轨现象;同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端梁铰轴与端梁间的磨损加剧,端梁较轴和安装孔间的径向间隙加大,影响起重机的运行,甚至造成安全事故;此外,现有的桥架整体框架尺寸不固定,容易造成吊点定位精度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起重机铰接端梁。
为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重机铰接端梁。该铰接端梁包括:端梁、铰轴、中间梁和控制板;
所述端梁包括第一端梁和第二端梁,所述第一端梁连接在起重机的第一主梁的右端,所述第二端梁连接在所述起重机的第二主梁的左端;
所述铰轴包括第一铰轴和第二铰轴,所述第一铰轴安装在所述第一端梁右侧,所述第二铰轴安装在所述第二端梁左侧,所述中间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铰轴和所述第二铰轴,以连接所述第一端梁和所述第二端梁;
所述控制板包括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所述第一控制板安装在所述第一端梁侧端,所述第二控制板安装在所述第二端梁侧端,所述第一控制板端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控制板端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相配合,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间设置有间隙,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窜动。
进一步地,在所述起重机铰接端梁中,所述间隙包括轴向间隙和横向间隙;
所述轴向间隙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纵向窜动;
所述横向间隙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的横向窜动及两者间的尺寸精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起重机铰接端梁中,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均为方形结构。
进一步地,在所述起重机铰接端梁中,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均为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地,在所述起重机铰接端梁中,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均为梯形结构。
进一步地,在所述起重机铰接端梁中,所述控制板包括两组,两组所述控制板分别安装在所述端梁的上下两个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73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建筑用检修作业平台
- 下一篇:公路隧道应急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