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用转子取得最大形状系数计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96899.2 | 申请日: | 2018-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2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学院 |
| 主分类号: | F04C2/14 | 分类号: | F04C2/14;F04C15/00;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32264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科巧 |
| 地址: | 2238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段 转子 节圆 形状系数 峰型 谷型 拐点 临界状态 泵用 共轭旋转运动 曲率中心 线段组成 转子本体 转子中心 拐点处 等价 点位 多段 峰顶 连线 垂直 干涉 | ||
1.一种泵用转子取得最大形状系数计算方法,所述泵设有转子,所述转子均为n叶式,n≥2,n为正整数,所述转子的型线由节圆之外的峰型线段和之内的谷型线段组成,所述峰型线段、谷型线段均由单一线段或多段构成,其中,彼此相连且连接点位于节圆上的一条峰型线段和一条谷型线段分别定义为峰主型线段和谷主型线段,二者共同构成转子本体的共轭旋转运动,所述形状系数由转子的峰顶半径与节圆半径的比值所标准定义,
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S1、峰主型线段上拐点处分析: 当峰主型线段处于拐点临界状态或等价的谷主型线段无几何干涉的临界状态时,峰主型线段上拐点处的曲率半径线被曲率半径线与节圆的交点所平分;
S2、拐点处曲率中心的分析: 拐点曲率半径线垂直于拐点曲率中心与转子中心的连线;
S3、转子取得最大形状系数的计算方法:最大形状系数=峰主型线段处于拐点临界状态下的转子峰顶半径/节圆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用转子取得最大形状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以主转子的转子中心o1为原点,峰轴为y轴,构建xo1y坐标系,取峰主型线段上的任一点m, 设过点m的峰主型线段的法线与节圆交于p点,设e为峰主型线段和谷主型线段相互连接于节圆上的端点,记o1p连线与峰轴的夹角为θ;y=f(x)为峰主型线段的函数表达式,其中,f(x)的具体形式由选定类型及对应的待定系数所确定;
步骤二:在步骤一设定的的xo1y坐标系下,在峰主型线段的几何关系上,存在着
其中,m处的曲率半径为ρm,曲率中心为om,在xo1y坐标系下的横、纵坐标为xm、ym=f(xm);mp的连线长度为ρ;ym'、ym''为ym=f(xm)的一、二阶导数,节圆半径为R;
步骤三、依据共轭几何关系上的欧拉-萨伐里方程,存在着
其中,峰主型线段上点m所对应谷主型线段上的共轭点c处的曲率半径为ρc,omp连线的长度为ω=ρm-ρ;omo1连线的长度为b;β=∠ompo1;
定义变量τ为
则,将式(3)代入式(2)后并结合ω=ρm-ρ,整理后得
步骤四、谷主型线段作为共轭光滑的连续线段,则要求式(4)中的ρc≥0;如ρc<0,则c点处谷主型线段的曲率半径为负,此时谷主型线段在c点处将产生几何上的不连续折线,从而形成共轭上的几何干涉;当谷主型线段处于无几何干涉的临界状态或峰主型线段处于拐点临界状态时,设峰主型线段上的拐点为m*,m*处对应的om、ρm、ρ、p、ω、b、τ、c、ρc、xm、ym、θ分别为om*、ρm*、ρ*、p*、ω*、b*、τ*、c*、ρc*、xm*、ym*、θ*,则,由式(4)中的ρc(c=c*)=0的
步骤五、由峰主型线段处于拐点m*的临界状态,即式(5)的一阶导数等于0,即
结合式(3)的定义,则
由式(7)说明三角形o1om*p*符合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得线o1om*⊥线om*m*,即S2:拐点曲率半径线垂直于拐点曲率中心与转子中心的连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学院,未经宿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68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节能正反向内啮合齿轮泵
- 下一篇:凸轮腔式容积泵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