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汗斑的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96744.9 | 申请日: | 2018-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4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 发明(设计)人: | 付书婕;蒋敏捷;周媚;张卓;黄兴振;黄增琼;许崇摇;王巍;林彩霞;杨沛霖;赵凯丽;黄俊力;蒋伟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多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P17/00;A61P31/10;A61P1/16;A61P31/14;A61P3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301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白花蛇舌草 剑叶龙血树 无毒副作用 玉叶金花 大青叶 山银花 岩黄连 苦木 配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汗斑的药物,由玉叶金花、山银花、剑叶龙血树、三叉苦木、白花蛇舌草、大青叶、岩黄连为原料,配制而成,对于汗斑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本发明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汗斑的药物,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汗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浅表角质层慢性、复发性的轻度感染。本病呈慢性,有轻度的炎症,通常无自觉症状。它由嗜脂酵母一马拉色菌属(一种条件致病菌)所引起。此类真菌是正常皮肤的腐生菌,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高温高湿,局部多脂多汗,卫生条件不佳等,糠秕孢子菌寄生密度增加,由腐生酵母菌转化为菌丝型方可致病。此菌仅侵犯角质层浅层而不引起真皮的炎症反应。目前用于治疗汗斑的西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治疗各类的汗斑。而我国的传统医药对乙肝进行治疗优点在于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的治疗肝炎的药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是一种按新的组分和配比制成的药物。药材为各地常见中草药材,成本低廉,具有易于制作,给药方便,疗效显著的特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这种治疗汗斑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玉叶金花20-40份、山银花20-40份、剑叶龙血树10-20份、三叉苦木20-40份、白花蛇舌草50-70份、大青叶40-60份、岩黄连20-40份。
各组分用量在上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优选为:
玉叶金花30份、山银花30份、剑叶龙血树15份、三叉苦木30份、白花蛇舌草60份、大青叶50份、岩黄连30份。
本发明的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利用水煎的方式,将方剂煎汤内服。同时研磨成细粉,以酒调成糊状敷患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汗斑的药物,含有以重量份为单位的下列药物,玉叶金花20份、山银花40份、剑叶龙血树10份、三叉苦木40份、白花蛇舌草50份、大青叶60份、岩黄连20份,将上述所有组分研磨粉碎后,过80~120目筛,患者口服,每日2次,每次10克,温开水送服,25天为1个疗程,在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以及烟酒。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药物的制备和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治疗汗斑的药物,含有以重量份为单位的下列药物,玉叶金花40份、山银花20份、剑叶龙血树20份、三叉苦木20份、白花蛇舌草70份、大青叶40份、岩黄连40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药物的制备和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治疗汗斑的药物,含有以重量份为单位的下列药物,玉叶金花30份、山银花30份、剑叶龙血树15份、三叉苦木30份、白花蛇舌草60份、大青叶50份、岩黄连30份。
有关统计治疗情况如下:
1、一般资料 于2015年 1 月 -2016年 6月间共收集120例汗斑的门诊患者,年龄 15-45岁,病程 1 个月 -12 个月。随机分为 :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年龄、病情等资料无显著性 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汗斑临床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 :
(1)好发于胸、背、颈部,慢性,夏重冬轻,无明显自觉症状,或出汗时轻度瘙痒。
(2)见到融合或不融合的斑点状角质层鳞屑性淡白斑。
(3)真菌镜检为短杆状分叉成丛的菌丝及成群孢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多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多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67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白癜风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针灸的皮肤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