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尾坐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及其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6279.9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6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罗世彬;廖宇新;李晓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9/00 | 分类号: | B64C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坐式 垂直 尾翼 机翼 过渡模式 控制系统 机身 固定翼无人机 山区丘陵地带 城市街道 飞行模式 飞行特点 巡航功能 螺旋桨 减小 受限 旋翼 电机 狭窄 起飞 降落 部署 | ||
1.一种尾坐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身(1)、机翼(2)、尾翼(3)、以及电机(4)和螺旋桨(5),所述机翼(2)和所述尾翼(3)设于所述机身(1)外表面,所述机翼(2)为下反设置,所述尾翼(3)为上反设置;
所述机翼(2)包括第一机翼(20)和第二机翼(21),所述第一机翼(20)和所述第二机翼(21)对称安装于所述机身(1)的中部两侧;
所述尾翼(3)包括第一尾翼(30)和第二尾翼(31),所述第一尾翼(30)和所述第二尾翼(31)对称安装于所述机身(1)的尾部两侧;
所述电机(4)包括机翼电机和尾翼电机,所述机翼电机包括第一机翼电机(40)和第二机翼电机(41),所述尾翼电机包括第一尾翼电机(42)和第二尾翼电机(43);
所述螺旋桨(5)包括两对螺旋桨,其中一对螺旋桨包括第一机翼螺旋桨(50)和第二机翼螺旋桨(51),另一对螺旋桨包括第一尾翼螺旋桨(52)和第二尾翼螺旋桨(53);
所述第一机翼电机(40)与所述第一机翼螺旋桨(50)相连,且所述第一机翼电机(40)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机翼螺旋桨(50)转动;所述第二机翼电机(41)与所述第二机翼螺旋桨(51)相连,且所述第二机翼电机(41)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机翼螺旋桨(51)转动;所述第一尾翼电机(42)与所述第一尾翼螺旋桨(52)相连,且所述第一尾翼电机(42)用以驱动所述第一尾翼螺旋桨(52)转动;所述第二尾翼电机(43)与所述第二尾翼螺旋桨(53)相连,且所述第二尾翼电机(43)用以驱动所述第二尾翼螺旋桨(53)转动;
所述无人机的飞行模式包括:垂飞模式、垂-平过渡模式、平飞模式、平—垂过渡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2)为后掠式机翼,下反为20°,且所述机翼(2)采用平凸翼型;所述尾翼上反为45°,且所述尾翼(3)采用对称翼型;所述机翼(2)和所述尾翼(3)的后缘均对称设有一对控制舵面,分别为一对机翼控制舵面和一对尾翼控制舵面;
所述机翼控制舵面包括第一机翼控制舵面(22)和第二机翼控制舵面(23);所述尾翼控制舵面包括第一尾翼控制舵面(32)和第二尾翼控制舵面(33);
所述第一机翼控制舵面(22)和所述第二机翼控制舵面(23)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机翼(20)和所述第二机翼(21)的后缘,用以调整所述无人机的俯仰角和滚转角;
所述第一尾翼控制舵面(32)和所述第二尾翼控制舵面(33)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尾翼(30)和第二尾翼(31)的后缘,用以调整所述无人机的偏航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飞模式为:所述无人机在起降时,采用垂飞模式,质心过x轴,无人机的机翼与尾翼反角设置,能满足两对螺旋桨对质心产生的合力矩为零,使无人机保持垂飞状态,在垂飞模式下,x轴始终垂直地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平过渡模式为:由垂飞转为平飞的过渡模式;
在所述垂-平过渡模式下,控制无人机绕y轴转动90°;首先增大所述尾翼电机的转速,同时保持所述机翼电机的转速不变,得到一个俯仰力矩,实现所述机身绕y轴转动,使无人机姿态改变;当机身绕y轴转动65~75度时,所述机翼电机和所述尾翼电机的转速同时增大,无人机继续绕y轴转动,并且无人机的速度增大,机翼的升力也逐渐增大;当偏转的角度达到90°即x轴平行于地面时,减小尾翼电机的转速直至与机翼电机一致,此时无人机升力完全由机翼提供。
5.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飞模式:采用固定翼状态飞行,在所述平飞模式下,机翼电机和尾翼电机的转速始终相等,机翼电机和尾翼电机产生的合力矩为零;在进行姿态控制时,采用控制舵面实现无人机机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为,所述平-垂过渡模式:首先将无人机设为固定翼飞行控制律,保持无人机平飞,然后控制舵面进行平飞拉起,当俯仰角达到85~90度时,两对电机同步减速,无人机也在阻力下加快减速,无人机由平飞模式转换为垂向飞行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62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