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化pH梯度的毛细管等电聚焦亲水性整体柱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96010.0 | 申请日: | 2018-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5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 发明(设计)人: | 闫超;刘让东;王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15/30 | 分类号: | B01D15/30;B01J20/285;B01J20/30;C08F283/06;C08F220/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周建军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等电聚焦 毛细管 亲水性 整体柱 固化 载体两性电解质 双键 修饰 制备 亲水性有机聚合物 活性功能基团 活性官能基团 毛细管内表面 蛋白分析物 干扰分析物 高反应活性 灵敏度降低 自由基反应 反应机理 缓冲溶液 基线波动 毛细管柱 样品溶液 紫外波长 沉降 环氧基 富含 环氧 键合 合成 堵塞 缓解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化pH梯度的毛细管等电聚焦亲水性整体柱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合成了一种固化pH梯度毛细管等电聚焦亲水性整体柱,首先对毛细管内表面修饰双键或者其他活性官能基团,然后利用双键的自由基反应或者其他反应机理键合不同种类的亲水性有机聚合物,使其表面富含环氧活性功能基团,然后利用环氧基的高反应活性,对其进行载体两性电解质的修饰。本发明可以避免向缓冲溶液和样品溶液中添加载体两性电解质,进而防止干扰分析物的分离、引起基线波动、在低紫外波长处灵敏度降低等问题。同时,也能部分缓解蛋白分析物在毛细管等电聚焦过程中沉降,引起毛细管柱的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材料和分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化pH梯度的毛细管等电聚焦亲水性整体柱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毛细管等电聚焦(cIEF)因其高峰容量、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已成为广泛应用的生物分子分离方法。它的缺点是不可避免的使用载体两性聚合物(CAs),这将降低紫外线检测灵敏度,因为它们在低波长下具有很高的吸收能力。此外,它们的高浓度使cIEF与质谱的联用变得困难。因此,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去除或降低它们的浓度。目前来说,更好的方法是在交联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lycidyl methacrylate,GMA)上固定CAs。这样即使在低波长下,cIEF也能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同时,还可以实现cIEF与质谱联用。基于这种耦合技术,可以获得目标蛋白的pIs和分子量的信息,这将极大地促进蛋白组学分析和生物标志物的发现。
由于采用柱上检测,因此在两步移动中不会检测到窗口处与毛细管阴极端之间聚焦的蛋白。对于载体两性电解质自由溶液毛细管等电聚焦而言,可以在样品中加入N、N、N'、N'-四甲基乙基二胺(TEMED)等基本化合物。在聚焦过程中,TEMED将占据这一“盲”段,梯度的有效范围将局限于聚合物与检测点之间的毛细管段。
然而,向缓冲溶液和样品溶液中添加载体两性电解质时,会干扰分析物的分离,引起基线波动,在低紫外波长处灵敏度降低,蛋白分析物在毛细管等电聚焦过程中沉降,引起毛细管柱的堵塞。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化pH梯度的毛细管等电聚焦亲水性整体柱及制备方法,用于避免向缓冲溶液和样品溶液中添加载体两性电解质,进而防止干扰分析物的分离、引起基线波动、在低紫外波长处灵敏度降低,同时防止毛细管柱的堵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固化pH梯度的毛细管等电聚焦亲水性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毛细管内表面修饰亲水性有机聚合物,再经载体两性电解质修饰,得到毛细管等电聚焦整体柱。
可选地,所述毛细管为内表面经双键功能化修饰的或者经含有其他活性基团的化合物修饰的毛细管。
可选地,修饰活性官能基团时,采用的修饰物选自3-(三甲氧基甲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3-(三甲氧基甲硅基)甲基丙烯酸乙酯、3-(三甲氧基甲硅基)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采用的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溶液的浓度为50%(v/v)。
可选地,修饰毛细管内表面时,将修饰物填入毛细管之后,于40-80℃环境中放置8-14h。
可选地,所述亲水性有机聚合物选自含环氧基功能团的聚合物。
可选地,修饰亲水性有机聚合物时,采用的试剂包括功能性单体、交联剂、致孔剂、引发剂。
可选地,所述功能性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酯-b-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交联剂选自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聚丙二醇双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6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萃取和/或净化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机含盐炭渣精制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