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式压扭组合型弹性减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95749.X | 申请日: | 2018-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5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钢;袁可;周伟;施冲;刘杰夫;王鑫鑫;康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F7/06 | 分类号: | F16F7/06 |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 |
| 地址: | 41008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式压扭 组合 弹性 减震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压扭组合型弹性减震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螺旋弹簧至少为一个,多个螺旋弹簧均同心布置,其上下方分别为扭矩板和底板;在扭矩板和底板之间铰链接扭转机构,且两者之间能够产生相对旋转和相对垂直位移运动;底板面向扭矩板的平面上,设置导杆,导杆的外缘设置导向凸台;顶板面向底板的平面上设置套筒,套筒内壁设置导槽;导槽与导向凸台啮合,两者之间只能够产生相对垂直运动;顶板和扭矩板面对面地安装上摩擦片和下摩擦片。本发明能通过所设计的扭转机构,将外部垂向振动转化为结构内部垂向和绕轴旋转运动,实现多种耗能元件的协同减震,提高了装置的吸能减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运载装备和超大型机床用吸能减震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式压扭组合型弹性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吸能减震装置的研发越来越深入,应用范围也得到进一步普及,其中,各种形式的运载装备和大型机床为保证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就大量使用了吸能减震器。以高速列车组为例,高速列车组的电气设备经常处于振动环境下,需要在其下部安装减震器避免安全隐患。近年来交通运载装备技术发展迅速,各种形式的运载装备在复杂严苛的环境下的减震降噪问题成为新的挑战。同样的,在一些大型或者超大型的机床设备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考虑减震降噪的需求,也需要体积小,性能好的吸能减震装置。现有的减震技术多采用传统的弹簧或橡胶减震元件,已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减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的旋转式压扭组合型弹性减震装置,该装置能够利用结构内部的扭转机构,将外部垂向振动转化为结构内部垂向和绕轴旋转运动,实现多种耗能元件的协同减震,提高了装置的吸能减震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所述装置包括螺旋弹簧;
所述螺旋弹簧至少为一个,多个螺旋弹簧的外径不同,但均同心布置,其上下方分别为扭矩板和底板;在扭矩板和底板之间铰链接安装扭转机构;扭转机构倾斜布置并使扭矩板和底板之间能够产生相对旋转和相对垂直位移运动;扭矩板上方配置顶板;
所述底板面向扭矩板的平面上,设置导杆,导杆的外缘设置导向凸台;
所述顶板面向底板的平面上设置套筒,套筒内壁设置导槽;
所述导槽与导向凸台啮合,两者之间只能够产生相对垂直运动;
所述顶板面向扭矩板的平面上安装上摩擦片并刚性连接;
所述扭矩板面向顶板的平面上安装下摩擦片并刚性连接。
所述扭转机构包括限位销轴和摇杆,所述限位销轴贯穿顶板、上摩擦片、下摩擦片、扭矩板和底板后,用垫圈和开口销固定;在初始状态,且摇杆与底板的锐角小于75度。
所述扭转机构包括摇杆和钢丝绳,在初始状态,摇杆和钢丝绳在底板和扭矩板之间呈三角形布置,且摇杆与底板的锐角小于75度。
所述扭转机构包括摇杆和套筒导杆,在初始状态,摇杆和套筒导杆在底板和扭矩板之间呈三角形布置,且摇杆与底板的锐角小于75度;套筒导杆的外面或里面还能够配置螺旋弹簧。
所述扭转机构包括摇杆和伸缩结构的阻尼器,在初始状态,摇杆和伸缩结构的阻尼器在底板和扭矩板之间呈三角形布置,且摇杆与底板的锐角小于75度。
所述扭转机构包括摇杆和伸缩结构的刚度可调型减震器,在初始状态,摇杆和伸缩结构的刚度可调型减震器在底板和扭矩板之间呈三角形布置,且摇杆与底板的锐角小于75度。
所述扭矩板和底板上设置弹簧卡座。
所述顶板的套筒与导杆之间,或者套筒与底板之间放置螺旋弹簧,在初始状态,上摩擦片和下摩擦片之间有一定间距;所述扭矩板和底板上设置螺旋弹簧的端部固定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57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