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映射表的方法以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5617.7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7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庄开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2 | 分类号: | G06F1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映射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本发明一种控制映射表的方法以及装置,本发明涉及非易失存储器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上位机发送的写入指令,将数据写入所述SLC Block,并在所述活动映射表中,增加数据的逻辑地址与SLC Block中存储目标数据的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所述活动映射表的映射关系中,选出第一预设数量的小份映射关系,将小份映射关系映射的SLC Block中无效目标数据消除,生成第一映射表,判断所述第一映射表中映射关系个数是否达到映射值,选出第二预设数量的映射关系,将映射关系更新到有效映射表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映射表的方法以及装置,通过将垃圾回收操作分步进行,进行一步的处理速度更快,并且不影响其他操作,这样提高了非易失存储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易失存储器领域,特别是一种控制映射表的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回收机制是指在非易失存储器使用时,如果不进行垃圾回收,非易失存储器的数据存储块迟早都会被消耗空,因为我们在不断的分配存储空间而不进行回收,除非存储空间无限大,我们可以任性的分配而不回收,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垃圾回收是必须的。
现有的非易失存储器在进行数据写入时,会在高速缓存中建立一个活动的映射表,接收的数据进入SLC Block同时生成活动映射表,当活动映射表中映射关系个数达到规定值后,垃圾回收机制将对活动映射表及其对应的活动SLC Block进行垃圾回收,目的是消除活动SLC Block中的无效数据,合并有效数据到一个新的SLC Block中。
而但是由于一次性完成垃圾回收的时间大约是在0.5ms,非易失存储器需要等待0.5ms垃圾回收操作完成后,才可以继续响应后续操作,对于非易失存储器需要高效的运行效率来讲,这个时间太长,导致非易失存储器的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映射表的方法以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非易失存储器进行一次垃圾回收操作的时间过长,导致非易失存储器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映射表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非易失存储器,所述非易失存储器包括:活动映射表和SLC Block,所述活动映射表为目标数据的逻辑地址,与SLC Block中存储目标数据的物理地址之间映射关系的表,所述SLC Block为存储目标数据的存储块,所述SLC Block中存储的目标数据包括:有效目标数据和无效目标数据,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上位机发送的用于写入目标数据的数据写入指令;
根据所述数据写入指令,将目标数据写入所述SLC Block,并在所述活动映射表中,增加目标数据的逻辑地址与SLC Block中存储目标数据的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所述活动映射表的映射关系中,选出第一预设数量的小份映射关系,将小份映射关系中,目标数据逻辑地址映射的SLC Block中无效目标数据消除,使得小份映射关系中目标数据逻辑地址,与SLC Block中存储有效目标数据的物理地址相互映射,并根据小份映射关系中目标数据逻辑地址,与SLC Block中存储有效目标数据的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生成第一映射表;
判断所述第一映射表中映射关系个数是否达到映射值,所述映射值为所述非易失存储器规定的,所述映射表中映射关系个数的上限值;
若所述第一映射表中映射关系个数达到映射值,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选出第二预设数量的映射关系,将第二预设数量的映射关系更新到有效映射表中,所述有效映射表为非易失存储器中目标数据逻辑地址,与SLC Block中只存储有效目标数据的物理地址之间映射关系的表。
可选地,判断第一映射表中映射关系个数是否达到映射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56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