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子共振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5430.7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6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鼎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H05B3/62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共振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子共振炉采用液态介质进行分子共振,不仅能够对炉体内部的液相分子进行降压同时能够进行增压,当炉体内液相分子共振的压力过高时,能够对分子共振过程中产生的瞬时压力进行分解和缓冲,有效防止共振炉爆裂的危险,同时能够防止共振炉局部开裂,提高了分子共振炉的使用寿命;当炉体内液相分子共振产生的压力过低时,能够对炉体内分子进行增压,通过对炉体内液体分子压力的补偿,实现温度的进一步提升,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振炉,具体为一种分子共振炉。
背景技术
分子共振炉是一款无污染、节能、高效、升温速度快的多功能炉具。目前分子共振炉的工作原理为:通过红外线辐射使得气相分子共振,伴随共振气相/液态分子温度升高,实现对待加热物体加热。现有的分子共振炉存在以下缺点:1、无论是气相分子还是液态分子在分子共振过程都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对于的压力没有地方容纳和缓冲,当压力达到一定的极限时,容易引发共振炉爆裂,造成安全隐患。2、当气相分子/液态分子温度极速上升和下降造成的压力差会对共振炉内隔热层造成开裂,降低了分子共振炉的使用寿命。因此,现有的分子共振炉还需要进行改进。3、由于现有分子共振炉升温过快会造成内部共振气相或液相分子产生的压力瞬间剧增,容易引发炉体爆裂,因此现有的分子共振炉升温过程相对缓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分子共振炉,采用液态介质进行分子共振,不仅能够对炉体内部的液相分子进行降压同时能够进行增压,当炉体内液相分子共振的压力过高时,能够对分子共振过程中产生的瞬时压力进行分解和缓冲,有效防止共振炉爆裂的危险,同时能够防止共振炉局部开裂,提高了分子共振炉的使用寿命;当炉体内液相分子共振产生的压力过低时,能够对炉体内分子进行增压,通过对炉体内液体分子压力的补偿,实现温度的进一步提升,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炉壳和炉脚,炉壳包括上炉壳和下炉壳;上炉壳和下炉壳之间通过紧固螺钉固定,炉壳内设置有炉盘;炉盘的顶端设置有导热板,导热板与炉盘之间形成密闭室;密闭室由电热转换发波体间隔分成发热室和液态分子共振室,液态分子共振室和发热室分别设置在设置在电热转换发波体的上下两端,发热室具有电热体,液态分子共振室具有液态介质;它还包括用于对液态分子共振室内压力进行自动化调节的弹力缓冲器,弹力缓冲器的左侧匹配设置有电磁铁,弹力缓冲器包括上封板、下封板和四块侧封板,上封板、下封板和四块侧封板密封构成的长方形箱体,长方形箱体内左侧设置有磁性推块,长方形箱体内部且在位于磁性推块的右侧设置有多块推板,推板相互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最左侧的推板与磁性推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上封板的底部和下封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推板的上下端分别设置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且推板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之间可来回滑动,上封板的顶部设置有与长方形箱体内相通的接头,接头设置在第一滑槽的右侧;接头与液态分子共振室之间通过管体连接,上炉壳上设置有炉面板。
进一步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为均匀分布的多个。
进一步的,长方形箱体和推板均采用不锈钢材料。
进一步的,导热板包括导热块载板和设置在导热块载板上的导热块。
进一步的,导热块包括一体设置的上模块和下模块,下模块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下模块,上模块设置在下模块的中部,导热块载板上设置有与上模块和下模块相匹配的槽口,导热块载板密封连接在槽口处。
进一步的,导热块为黄铜材质。
进一步的,炉盘和弹力缓冲器的外侧设置有隔热层。
进一步的,炉盘的上端设置有放置槽,电热转换发波体的左右两端设置在放置槽内,电热转换发波体在位于放置槽内的左右两端上方设置有压紧环。
进一步的,它还包括用于电热体功率调节的调功器,调功器与电热体之间通过电热体引线连接。
进一步的,液态介质为醇类或醚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鼎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鼎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54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闭式燃气灶安全机构
- 下一篇:一种空气热流加热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