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海藻酸钠与二胺类化合物交联制备氮掺杂多孔碳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95426.0 | 申请日: | 2018-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7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来;隗猛之;朱中正;肖龙强;侯琳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G11/24 | 分类号: | H01G11/24;H01G11/34;H01G11/38;H01G11/44;H01G11/8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628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碳 二胺类化合物 氮掺杂 制备 二胺化合物 海藻酸钠 交联 酸化 电极材料制备 海藻酸钠溶液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氮气保护 搅拌条件 凝胶微球 氢氧化钾 盐酸酸化 静电 孔结构 滴入 滴液 活化 碳化 洗涤 过滤 表现 | ||
1.一种通过海藻酸钠与二胺类化合物交联制备氮掺杂多孔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二胺类化合物与盐酸溶解在去离子水中配成酸化二胺化合物溶液;
(2)将一定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采用静电滴液的方式滴入步骤(1)所得酸化二胺化合物溶液中,以制备凝胶微球;
(3)将步骤(2)得到的凝胶微球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洗出液呈中性,随后将其进行冷冻干燥;
(4)将步骤(3)干燥后的凝胶微球在600℃、氮气保护下碳化1-3h,得到碳材料;
(5)用一定量的氢氧化钾溶液与步骤(4)得到的碳材料进行混合,干燥后在800℃、氮气保护下活化1-3h,得到氮掺杂多孔碳;
步骤(1)中所述二胺类化合物为乙二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酸钠与二胺类化合物交联制备氮掺杂多孔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用二胺类化合物与盐酸的摩尔比为1:1-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酸钠与二胺类化合物交联制备氮掺杂多孔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得的二胺化合物溶液中二胺类化合物的浓度为0.1-0.6mol/L。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酸钠与二胺类化合物交联制备氮掺杂多孔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海藻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 %。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酸钠与二胺类化合物交联制备氮掺杂多孔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静电滴液的电压为20 kV,海藻酸钠溶液的滴加速度为4 ml/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酸钠与二胺类化合物交联制备氮掺杂多孔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氢氧化钾溶液的用量按碳材料与氢氧化钾的质量比为1:4进行换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54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