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充电装置及车载充电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95396.3 | 申请日: | 2018-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4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生;冯辛未;刘志钢;李秋影;马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14 | 分类号: | B60L53/14;B60L58/10;H02J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王鸿远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充电装置 充电控制芯片 动力电池包 车载充电系统 高压继电器 高压熔断器 充电 高压直流输出端 车载充电设备 高压交流电源 负极电连接 高压直流电 交流充电器 输出端正极 安全系数 充电装置 电动汽车 高压直流 通断控制 负极 正极电 通断 转换 安全 | ||
1.一种车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电池管理系统和动力电池包连接,并控制通断的充电控制芯片,所述充电控制芯片的高压直流输出端正极1与用于控制高压充电回路通断且与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的高压继电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高压继电器的另一端用于与动力电池包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充电控制芯片的高压直流输出端负极2与高压熔断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高压熔断器的另一端用于与动力电池包的负极电连接;还包括交流充电口,所述充电控制芯片的高压交流输入端正极5和所述充电控制芯片的高压交流输入端负极4均与所述交流充电口电连接,所述交流充电口用于与充电桩/交流充电连接装置电连接;所述高压继电器用于与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芯片的第一温度检测输入端6与设置在所述交流充电口上的用于检测充电过程中所述充电控制芯片的高压交流输入端正极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充电控制芯片的第二温度检测输入端7与设置在所述交流充电口上的用于检测充电过程中所述充电控制芯片的高压交流输入端负极的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芯片的电子锁状态输入端8、开锁信号输入端9和锁定信号输入端10分别与电子锁的对应端口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芯片的充电连接确认检测信号输入端12和控制确认信号输入端11均与所述交流充电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芯片的CAN总线高端15和CAN总线低端16均用于与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芯片的电池管理系统供电端正极14和电池管理系统供电端负极13均用于与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芯片的供电输入端正极18与供电熔断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供电熔断器的另一端与供电电源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源为+13.8V电源。
9.一种车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车载充电装置,所述高压继电器与电池管理系统通过信号线电连接,所述高压继电器与动力电池包通过供电线电连接,所述高压熔断器与所述动力电池包通过供电线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芯片的CAN总线高端15和CAN总线低端16均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所述充电控制芯片的电池管理系统供电端正极14和电池管理系统供电端负极13均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53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的控制方法、充电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 下一篇:纯电动移动电源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