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纤维复合材料及其用于装饰构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5078.7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3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薛兴勇;宋敦清;张科;韦锦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青龙化学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杨立华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纤维复合材料 装饰构件 制备 触变润滑剂 高分子材料 活性增强剂 应用范围广 重量百分比 绿色环保 木质纤维 外观色彩 纤维材料 原料组成 保水剂 缓凝剂 级配砂 减水剂 耐候性 强度差 消泡剂 长时 颜料 水泥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纤维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水泥30‑50%、级配砂40‑60%、活性增强剂5‑15%、纤维材料1‑10%、填料2‑8%、颜料0‑2%、木质纤维0.05‑0.2%、保水剂0.05‑0.2%、消泡剂0.05‑0.1%、减水剂0.2%‑2%、高分子材料0.1‑1%、缓凝剂0‑0.2%、触变润滑剂0.05‑0.3%。据此,发明人还建立了相应的高强纤维复合材料用于装饰构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高强纤维复合材料产品具有强度高、绿色环保、安全性好、耐候性好、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克服了现有技术长时强度差、外观色彩单一、应用范围窄等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装饰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纤维复合材料及其用于装饰构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工业化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发展建筑工业化的意义在于能够加快建设速度,降低现有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消耗,提高施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建筑工业化代表着低碳、节能、节约型建设。
2016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装配式建筑发展已上升为国策,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装配式建筑的高度重视。但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产品技术与管理不统一、生产效率与效益低等问题依旧制约着其发展,其中高性能高标准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设计研究和开发是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是保证装配式建筑顺利推进的保证。
混凝土的预制构件是民用建筑中常用的构件,生产量很大,其质量好与坏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与广大的老百姓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若设计不合理,施工管理不严格,产品质量不合格,安装到建筑上将出现严重安全隐患。由于现代建筑向高层化、大跨度和异形化的迈进,普通预制混凝土构件难以满足应用要求。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高标准的预制构件成为研究开发的重点,其中高强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申请号为201810120512.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其制备方法,其材料抗压强度137-148MPa左右,抗折强度19-22MPa左右。申请号为201610078370.6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无机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其材料抗压强度126-152MPa。两项专利的目的是将粉末混凝土应用到预制混凝土构件,所用纤维仅使用钢纤维材料,且只适用于制备非彩色类的预制装饰构件材料。
申请号为201611158222.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为201410023331.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制备方法,两专利均涉及纤维增强树脂,但没有提供其材料的力学性能。
申请号为201820528614.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硅酸盐水泥基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抗弯强度为10.9MPa-12.7MPa,不能满足《JGJ/T 423-2018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建筑应用技术标准》中对GRC材料高强度等级标准的要求(15MPa和18MPa强度等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度高、绿色环保、安全性好、耐候性好、应用范围广的高强纤维复合材料及其用于装饰构件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高强纤维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水泥30-50%、级配砂40-60%、活性增强剂5-15%、纤维材料1-10%、填料2-8%、颜料0-2%、木质纤维0.05-0.2%、保水剂0.05-0.2%、消泡剂0.05-0.1%、减水剂0.2%-2%、高分子材料0.1-1%、缓凝剂0-0.2%、触变润滑剂0.05-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青龙化学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青龙化学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50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