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艾灸条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94678.1 | 申请日: | 2018-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8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冠军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05 | 分类号: | A61K36/8905;A61P17/00;A61P17/02;A61P29/00;A61P3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67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灸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艾灸条及其使用方法,按质量比的原料包括有:艾叶2000‑2500份,桂枝100‑150份,广藿香30‑60份广藿香,降香150‑200份,香附30‑60份,白芷50‑120份,陈皮20‑70份,丹参30‑80份,生川乌50‑100份组成,通过将艾叶碾成艾绒,将剩下桂枝,广藿香,降香,香附,白芷,陈皮,丹参,生川乌碾碎成细粉,并过筛、混匀,并将上述粉末卷紧成条,粘合封闭,该种艾灸条制备简单方便,具有行气血,逐寒湿,用于风寒湿痹,肌肉酸麻,关节四肢疼痛,脘腹冷痛的功效,达到良好的养生保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艾灸条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灸法又名灸疗,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它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穴位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医学入门》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
传统的艾灸条主要是利用艾叶进行疾病治疗,药物成分单一,因此治疗功效有限,病人往往需要另外配合使用替他药物,增加病人治疗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该种艾灸条制备简单方便,具有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艾灸条及其使用方法,按质量比的原料包括有:艾叶2000-2500份,桂枝100-150份,广藿香30-60份广藿香,降香150-200份,香附30-60份,白芷50-120份,陈皮20-70份,丹参30-80份,生川乌50-100份组成。
优选的,按质量比,所述艾灸条由艾叶2400份,桂枝125份,广藿香50份广藿香,降香175份,香附50份,白芷100份,陈皮50份,丹参50份,生川乌75份组成。
优选的,所述艾灸条的制备方法为,将艾叶碾成艾绒,将剩下桂枝,广藿香,降香,香附,白芷,陈皮,丹参,生川乌碾碎成细粉,并过筛、混匀,先取由艾叶碾成的艾绒20g,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8cm、宽15c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散布上述粉末8g,将棉纸两端折叠约6cm,卷紧成条,粘合封闭,低温干燥,即得。
一种艾灸条的使用方法,步骤为;
(1)将生姜切成薄片,上锅蒸热、蒸软后待用;
(2)取6-8根艾灸条,用胶带将艾条捆成一排,点燃;
(3)将蒸好的姜片贴在后背上,点燃成排艾灸条,保持离姜片半寸到一寸的距离,上下慢慢移动。熏20-30min;
(4)在小腹及肚脐的周围贴上姜片,上下熏20-40min;
(5)在双小腿的外侧、内侧,从脚踝至膝部上下、来回各熏10-20下;
(6)在双手臂外侧,外关穴的上下来回熏10-20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放于对老人脐腹冷痛、妇女寒性痛经和寒湿引起腰膝疼痛疗效显著,对风湿引起的头疼、头重有良好的辅助效果,同时还对治疗脚气、足癣、冻疮的具有一定效果,具有行气血,逐寒湿,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肌肉酸麻,关节四肢疼痛,脘腹冷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列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艾灸条,按质量比的原料包括有:艾叶2200份,桂枝100份,广藿香30份广藿香,降香150份,香附30份,白芷50份,陈皮20份,丹参30份,生川乌50份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冠军,未经刘冠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46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