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候性钛白粉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4573.6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4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曹磊;淦文军;柯良辉;景建林;喻晖;周俊;刘茂涛;赵北东;李训勇;冯燕;罗静;柳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重庆钛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23/047 | 分类号: | C01G23/047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曾勇;罗贵飞 |
地址: | 404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钛白粉 高耐候性 制备 放入 浆料 金红石型二氧化钛 锐钛型二氧化钛 加热炉 制备技术领域 烘箱 色差 打浆 分散处理 加热处理 钾化合物 磷化合物 铝化合物 偏钛酸 酸浆料 烘干 晶种 煅烧 保温 冷却 转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耐候性钛白粉的制备方法,属于钛白粉制备制备技术领域。其步骤如下:a、将偏钛酸打浆分散处理,制得偏钛酸浆料;b、将浆料中依次加入煅烧晶种、钾化合物、磷化合物、铝化合物,搅拌30~90min;c、将浆料放入烘箱进行烘干;d、将物料放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处理;e、当步骤d中的物料温度升至850~950℃/min时,保温60~180min。f、将步骤h获得的物料,在1~20min内冷却到0~35℃;g、将步骤j获得的物料进行粉碎,并筛分。通过本方法使锐钛型二氧化钛向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转化,且R%值达99.5%~100%,同时获得的高耐候性钛白粉的色差ΔE值均小于国内、外的钛白粉测出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耐候性钛白粉的制备方法,属于钛白粉制备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二氧化钛(俗称钛白粉)是目前世界上最佳的白色颜料,不但物理化学性质十分稳定, 还具有高折射率、最佳的遮盖力、最佳白度和光亮度等优良的光学、电学性能,广泛应用于 涂料、塑料、造纸、油墨、电子等领域。
耐候性是指含有二氧化钛颜料的制品暴露在室外气候环境下,抵抗日光和大气的作用, 避免发生变色、粉化、失光的能力。二氧化钛颜料的光化学活性是影响耐候性的主要因素, 由于二氧化钛本身存在一些晶格缺陷,其表面上存在许多光活化点,对可见光紫外光谱段有 轻微的吸收,长期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如果有水等催化剂的作用,钛白粉可发生连续的氧化 还原反应,生成羟基和过氧羟基自由基,它们具有高度的活性,能使制品中的有机聚合物氧 化,发生高分子链断链和降解,破坏制品的连续性,使制品的耐候性降低。因此,需要通控 制偏钛酸的煅烧制度,控制其冷却速度,均匀晶粒,增加内应力,钉扎氧空位,抑制电子移 动,降低其光化学作用的破坏力,从而提高制品耐候性。
专利CN201310478203.7提供了一种耐候性钛白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经过漂白、 二次水洗后的偏钛酸进行掺杂,所述掺杂方法为向二次水洗后的偏钛酸中依次加入磷化合物、 镁化合物、锑化合物、铝化合物、锂化合物、钾化合物的水溶液,混合均匀。本发明的钛白 粉的制备方法有利于降低钛白粉中铁含量,不仅产品各项质量指标较好,且光催化活性大为 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二氧化钛本身存在一些晶格缺陷,其表面上存在许 多光活化点,对可见光紫外光谱段有轻微的吸收,长期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如果有水等催化 剂的作用,钛白粉可发生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羟基和过氧羟基自由基,能使制品中的 有机聚合物氧化,发生高分子链断链和降解,破坏制品的连续性,使制品的耐候性降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耐候性钛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下 述步骤:
a、将偏钛酸进行打浆分散处理,制得浆料浓度为300~600g/L的偏钛酸浆料;
b、将步骤a获得的浆料中依次加入煅烧晶种、钾化合物、磷化合物、铝化合物,搅拌30~90min;
c、将步骤b制得的浆料放入烘箱,在60~120℃的温度下进行烘干;
d、将步骤c制得的物料,放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处理,且升温速率为1~30℃/min;
e、当步骤d中的物料温度升至850~950℃/min时,保温60~180min。
f、将步骤h获得的物料,在1~20min内冷却到0~35℃;
g、将步骤j获得的物料进行粉碎,并筛分。
其中,上述方法中当步骤d中物料温度升至150~250℃时,保温60~180min,再继续升温; 物料温度升至500~650℃/min时,保温60~180min,再继续升温;物料温度升至700~800℃/min 时,保温60~180min,再继续升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重庆钛业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重庆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45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纳米结构钛酸钡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单分散氧化锆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