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内外绝缘的配电网电压补偿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94511.5 | 申请日: | 2018-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9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 发明(设计)人: | 黄燕;韩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智能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12 | 分类号: | H02J3/12;H02B1/46;H02B1/56;H02B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215699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外绝缘层 配电网电压 补偿装置 内绝缘层 静电 竖向加强筋 遮雨顶板 焊接 底板 横向加强筋 电流电压 绝缘效果 内外双层 箱体内部 橡皮材质 粘接固定 内壁 外壁 外端 粘接 紧贴 衔接 贯穿 流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内外绝缘的配电网电压补偿装置,包括补偿箱体和遮雨顶板,所述补偿箱体的内壁通过粘接固定紧贴有内绝缘层,且补偿箱体的外壁粘接有外绝缘层,所述外绝缘层的外端焊接有竖向加强筋,且竖向加强筋的内部贯穿有横向加强筋,所述遮雨顶板设置于补偿箱体的顶部,且补偿箱体的底部焊接有衔接底板。该可内外绝缘的配电网电压补偿装置设置有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伴随着电流电压的流通,补偿箱体的内部将会产生一定的静电,本身为橡皮材质的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可对补偿箱体内部产生的静电进行消除的工作,该装置利用内外双层绝缘的结构一方面使得静电绝缘的范围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也使得整个装置处于绝缘效果良好的环境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电压补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内外绝缘的配电网电压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特别是大功率可关断器件技术的发展和日益完善,改善电能质量措施涉及面很广,主要包括无功补偿、抑制谐波、降低电压波动和闪变以及解决三相不平衡等方面,用于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的装置如:无源电力滤波器,该设备兼有无功补偿和调压功能。
市场上的补偿装置在辅助工作人员进行电压调节工作时,由于整个装置无法具有内外双层绝缘的效果,静电的泄漏在增加整个电路的停机次数的同时,也危及人体的人身安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内外绝缘的配电网电压补偿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内外绝缘的配电网电压补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补偿装置在辅助工作人员进行电压调节工作时,由于整个装置无法具有内外双层绝缘的效果,静电的泄漏在增加整个电路的停机次数的同时,也危及人体的人身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内外绝缘的配电网电压补偿装置,包括补偿箱体和遮雨顶板,所述补偿箱体的内壁通过粘接固定紧贴有内绝缘层,且补偿箱体的外壁粘接有外绝缘层,所述外绝缘层的外端焊接有竖向加强筋,且竖向加强筋的内部贯穿有横向加强筋,所述遮雨顶板设置于补偿箱体的顶部,且补偿箱体的底部焊接有衔接底板,所述补偿箱体的两侧均安装有散热机构,且补偿箱体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内部固定有电压显示表,且安装支架的正下方设置有导料接板,所述导料接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吸附凹槽。
优选的,所述补偿箱体的内表面和内绝缘层的外表面之间相互贴合,且补偿箱体的外表面和外绝缘层的内表面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的连接构成交错结构,且横向加强筋通过外绝缘层和补偿箱体相连接,所述竖向加强筋的一端和防水层的一侧面之间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有固定块、散热接管、固定立柱、风机和网格罩,且散热机构的外端焊接有固定块,所述散热机构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散热接管,且散热机构的内部焊接有固定立柱,所述固定立柱的后方安装有风机,且固定立柱的正前方覆盖有网格罩。
优选的,所述散热接管呈弧形状结构设置于散热机构的一端,且散热机构通过焊接和网格罩固定连接,所述风机通过轴体插接和固定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机构通过固定块和补偿箱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料接板的侧边呈倾斜结构设置于补偿箱体的内部,且补偿箱体分别和遮雨顶板、衔接底板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吸附凹槽呈中空结构设置于导料接板的两侧下方,且导料接板的高度大于吸附凹槽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智能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智能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45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