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贴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2657.6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0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胡云飞;潘朝礼;陈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机工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石佩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合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合装置,包括:供料组件、抓料组件、贴合组件、导料组件、以及供料盘;供料组件用于装载待加工的棒芯;抓料组件用于抓取棒芯;贴合组件用于将棒芯与毛条贴合;贴合组件包括:夹持单元、推压单元、以及裁切单元;夹持单元用于夹持棒芯并且带动棒芯在旋转的状态下直线移动;推压单元用于将毛条的贴合面推向棒芯的贴合部以使得棒芯与毛条贴合在一起;裁切单元用于在棒芯贴合完毕时,将毛条切断;导料组件用于引导毛条的移动轨迹;供料盘用于向导料组件供给毛条。上述贴合装置,实现棒芯和毛条从上料、贴合、裁断、下料的整个流程的自动化作业,取代传统的手工作业,提高加工速度,提升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1所示的棒芯200,其外表面设有沿轴向螺旋延伸的凹槽202,这些凹槽202将棒芯200的表面划分为平行的贴合部201,该贴合部201用于贴合毛条,并且毛条上还设有底纸。传统的棒芯与毛条贴合,采用的是手工作业,先将毛条的底纸撕去,然后顺着贴合部201把毛条贴到棒芯200上,加工的速度很慢,导致工作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贴合装置,其用于实现自动化的棒芯与毛条贴合作业,取代传统的手工作业,提高加工速度,提升工作效率。
一种贴合装置,包括:
供料组件;供料组件用于装载待加工的棒芯;
抓料组件;抓料组件用于抓取棒芯;
贴合组件;贴合组件用于将棒芯与毛条贴合;贴合组件包括:夹持单元、推压单元、以及裁切单元;夹持单元用于夹持棒芯并且带动棒芯在旋转的状态下直线移动;推压单元用于将毛条的贴合面推向棒芯的贴合部以使得棒芯与毛条贴合在一起;裁切单元用于在棒芯贴合完毕时,将毛条切断;
导料组件;导料组件用于引导毛条的移动轨迹;以及
供料盘;供料盘用于向导料组件供给毛条。
上述贴合装置,工作时,通过供料组件装载待加工的棒芯,通过抓料组件将棒芯移送到贴合组件。贴合组件中的夹持单元接过抓料组件传送过来的棒芯,然后带着棒芯一边旋转一边直线移动。贴合组件中的推压单元用于将与底纸分离的毛条的贴合面压紧在棒芯的贴合部,使得毛条与棒芯贴合,并且随着棒芯的一边旋转一边直线移动,毛条顺着棒芯的贴合部的螺旋方向匹配地与棒芯的贴合部贴合,同时,棒芯的移动也拉动毛条的放料。当棒芯与毛条贴合完毕时,裁切单元将毛条切断,并且保持底纸完整。导料组件用于毛条在贴合前的供料引导,并且在毛条贴合后,将粘贴在毛条的贴合面的底纸引导出去。供料盘则用于向导料组件供给待贴合的毛条。当毛条切断后,夹持单元复位,然后通过抓料组件将贴好了毛条的棒芯取走。通过上述方式,实现棒芯和毛条从上料、贴合、裁断、下料的整个流程的自动化作业,取代传统的手工作业,提高加工速度,提升加工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供料组件包括:转盘、连接转盘的第一驱动器、以及安装在转盘上的载具;载具用于装载待加工的棒芯;第一驱动器用于带动转盘旋转以调节载具的位置。上料时,将棒芯放置于载具上,然后第一驱动器带动转盘旋转,使得载具移动到抓料组件的取料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抓料组件包括:抓料单元和视觉检测单元;抓料单元用于抓取棒芯;视觉检测单元用于拍摄待加工的棒芯的端面并且确定棒芯被抓取时的凹槽的分布位置。抓料单元将待加工的棒芯从载具上抓起,然后先通过视觉检测单元对棒芯的端面进行拍照并且确定棒芯被抓取时的凹槽的分布位置,借此来调整贴合组件中的夹持单元,使得夹持单元能够与棒芯当前的端面的凹槽分布匹配。接着,抓料单元将棒芯移动到夹持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机工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机工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2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