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贝类磕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2647.2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2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解承波;赵桐;解娅萍;仲惟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口市温流水育苗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54 | 分类号: | A01K61/54 |
代理公司: | 烟台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265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贝类 磕笼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贝类磕笼器,包括架体,所述架体设有贝类生物从上往下滑落的磕碰腔体,所述磕碰腔体上部设有与贝类笼磕碰使贝类生物掉落到磕碰腔体内与磕碰腔体内壁磕碰的磕笼架,所述磕碰腔体的内壁从上到下为弧形倾斜设置,所述磕碰腔体下部设有出口,贝类生物从磕笼架位置处进入磕碰腔体内与内壁接触磕碰后从出口离开。本发明能够对壳体携带污物的贝类进行预处理,贝类壳体表面经过初步的磕碰摩擦处理后进入其他设备继续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贝类养殖装置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贝类磕笼器。
背景技术
贝类在生长过程中,受海洋海水影响,壳体容易携带寄生虫、藻类等污物,因此需要对贝类壳体沾染的寄生物等污浊物进行处理方便后期养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贝类磕笼器,对壳体携带污物的贝类进行预处理,贝类壳体表面经过初步的磕碰摩擦处理后进入其他设备继续进行清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的:
一种贝类磕笼器,包括架体,所述架体设有贝类生物从上往下滑落的磕碰腔体,所述磕碰腔体上部设有与贝类笼磕碰使贝类生物掉落到磕碰腔体内与磕碰腔体内壁磕碰的磕笼架,所述磕碰腔体的内壁从上到下为弧形倾斜设置,所述磕碰腔体下部设有出口,贝类生物从磕笼架位置处进入磕碰腔体内与内壁接触磕碰后从出口离开。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包括多条支腿,所述磕笼架位于相对设置的支腿之间,磕笼架为方便贝类笼放置的下凹状,贝类笼防止在磕笼架的凹陷处。
进一步地,所述支腿之间通过架体横梁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出口设置为多个起到分流作用,多个出口均与磕碰腔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口与磕碰腔体通过铆钉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出口沿磕碰腔体内壁的倾斜方向倾斜。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对壳体携带污物的贝类进行预处理,贝类壳体表面经过初步的磕碰摩擦处理后进入其他设备继续进行清理。
磕笼架设置成下凹型,由人工将贝类笼放置在下凹型的磕笼架上进行磕碰使贝类掉落到磕碰腔体中,下凹型的磕笼架方便放置贝类笼并方便磕碰着力。
贝类生物进入磕碰腔体内与磕碰腔体的内壁碰触摩擦,磕碰腔体的内壁从上到下为弧形倾斜设置,贝类生物从上往下滚动下落,增强摩擦效果。
出口设置多个均与磕碰腔体连接,起到分流作用,贝类笼中贝类生物均从上部落下,出口连接其他处理设备,磕碰腔体是掉落处理,处理过程数量多,速度快,设置多个出口可以使贝类外壳充分磕碰摩擦也可以均衡后续处理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磕碰腔体,2、支撑杆、3、底座,4、出口,5、支腿,6、架体横梁,7、磕笼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贝类磕笼器,包括架体,架体设有贝类生物从上往下滑落的磕碰腔体1,磕碰腔体1上部设有与贝类笼磕碰使贝类生物掉落到磕碰腔体1内与磕碰腔体1内壁磕碰的磕笼架7,磕碰腔体1的内壁从上到下为弧形倾斜设置,磕碰腔体1下部设有出口4,贝类生物从磕笼架7位置处进入磕碰腔体1内与内壁接触磕碰后从出口4离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口市温流水育苗养殖有限公司,未经龙口市温流水育苗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26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