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个限位柱等高研磨工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92370.3 | 申请日: | 2018-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6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 发明(设计)人: | 黄拥军;梁勇;刘保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炜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B24B7/16 | 
| 代理公司: | 11411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清彦<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柱 研磨 基准板 下平面 磨床 平行度 等高 吸附 模具技术领域 螺丝沉头 上下平面 高度差 螺丝锁 平口钳 平面度 上平面 夹紧 制作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个限位柱等高研磨工艺方法,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研磨其中一个限位柱的下平面,通过平口钳夹紧其中一个限位柱,使其吸附于磨床磁台上,对限位柱的下平面进行见光研磨;步骤3、制作基准板,将基准板上下两个面的平行度控制在0.003mm以内,且上下两个面的平面度控制在0.003mm以内,并在基准板上设置多个螺丝沉头;步骤4、将研磨的多个限位柱的下平面通过螺丝锁紧于基准板上;将基准板吸附于磨床磁台上,对其中一个限位柱的上平面精确研磨。本发明可很好的确保限位柱上下平面的平行度在0.003mm以内,且确保研磨后限位柱的高度差在0.003mm以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个限位柱等高研磨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模具中,模具闭死时所有模板的对板贴死,这样的模具结构一但料带错位,跳废料冲床的曲轴和轴瓦的受力就会极具增加,严重时冲床被卡死,使曲轴和轴瓦的精度受到很大的破坏。为避免以上情况模具结构更改为模具闭死时夹板和止挡板中间有2.0mm的空隙,为精确限制冲头的闭死高度需在模具上下模座间增加四根外限位柱。为确保外限位柱的限位精度,要求外限位柱的高度差不得超过0.003并且上下两个面平行度不得超过0.003。
常规的等高研磨方法如下:
步骤1、如图1、2所示,将四个限位柱1靠紧吸附于磨床的磁台2上,前端放一个合适的挡料块3,后方放置一个合适的挡料块3,将限位柱1的上平面见光研磨;
第二步:按向同的装夹方法,将限位柱1反向装夹吸附于磁台2上,再对下平面精磨到数。
现有方法,因外限位柱的圆柱面仅粗加工无法确保与上下面的垂直度0.003mm,堆在一起以圆柱面为基准的话无法确保上下两个面0.003mm的平行度要求;因限位柱较高且与磁台的吸附面积较小,故研磨时会有轻微的跳动故无法确保高度差0.003的工差要求。因此需对现有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从而提出的一种多个限位柱等高研磨工艺方法,可很好的确保限位柱上下平面的平行度在0.003mm以内,且确保研磨后限位柱的高度差在0.003mm以内。
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个限位柱等高研磨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研磨其中一个限位柱的下平面,通过平口钳夹紧其中一个限位柱,使其吸附于磨床磁台上,对限位柱的下平面进行见光研磨;
步骤2、研磨剩余限位柱的下平面,通过平口钳依次夹紧剩余限位柱,使剩余限位柱逐个吸附于磨床磁台上,对剩余限位柱的下平面全部进行见光研磨;
步骤3、制作基准板,将基准板上下两个面的平行度控制在0.003mm以内,且上下两个面的平面度控制在0.003mm以内,并在基准板上设置多个螺丝沉头;
步骤4、将步骤1、2研磨的多个限位柱的下平面通过螺丝锁紧于基准板上;
步骤5、将基准板吸附于磨床磁台上,对其中一个限位柱的上平面精确研磨;
步骤6、将基准板继续牢固的吸附于磨床磁台上,对剩余限位柱的上平面全部进行精确研磨。
作为优选,所述基准板采用SKD11模具钢材质。
作为优选,所述螺丝沉头采用M10螺丝沉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炜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炜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23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自动受力补偿夹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抛光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