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铁锌元素的氰化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92231.0 | 申请日: | 2018-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4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阙山东;刘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森合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6;C02F10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30002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锌元素 废水 改性硅藻土 氰化物废水 改性沸石 固液分离 絮凝剂 含铁 氰根 铜盐 沉淀 过滤 还原性物质 含氰废水 硫酸酸化 硫酸亚铁 铁氰化物 亚硫酸根 亚铁离子 氰化物 弱酸性 再回收 除氰 吹脱 加酸 滤渣 排出 总氰 废渣 堆放 回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铁锌元素的氰化物废水的处理方法,于含有铁、锌元素的含氰废水中加入氰根重量7‑8倍的硫酸亚铁,加酸调节废水pH至5‑6.5,再加入絮凝剂搅拌0.5‑2h,过滤,取滤液;在滤液中加入铜盐及改性硅藻土或改性沸石,搅拌0.5‑2h,过滤,所得滤渣再经硫酸酸化,吹脱,回收氰化物后剩下的废渣再堆放或再回收铜;滤液调节pH至7.5‑8.5,加入絮凝剂,搅拌,固液分离后,即可排出废水。本方法在弱酸性和含有亚硫酸根等还原性物质存在的条件下,使亚铁离子和废水中的氰根充分结合,生成沉淀,少量的残余铁氰化物,通过加入少量铜盐和改性硅藻土或改性沸石的共同作用,生成沉淀经固液分离而达到除氰的目的,可使处理后的废水中总氰含量低于0.5mg/L。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含铁锌元素的氰化物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氰化法提金是目前主要的黄金冶炼方法,据统计世界黄金产量的80%是采用这种工艺获得。氰化提金会产生大量含氰废水,氰化废水毒性很大,若不对其进行处理才排放,势必会对环境造成很严重的污染事故。各国对氰化物的使用和排放,都有严格的管控措施。目前在黄金生产行业中还在普遍使氰化浸金法,在电镀行业中也同样在普遍使用氰化物来进行电镀作业。目前对氰化物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概括来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破坏性处理方法,如Inco法、次氯酸盐氧化法,二氧化氯氧化法,芬顿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等;此种方式成本高、且工艺比较繁琐,不利于高浓度的氰化提金废水中氰化物的综合利用,而且由于强健结合的铁氰络合离子的存在,往往会导致处理后废水中氰化物及金属离子很难达。另一类是非破坏性处理方法,如酸化回收法,此种方法虽然能够回收一定量的氰化物,但由于回收氰化物不彻底,废水中会残余大量的氰化物,同时硫氰酸根和一些重金属离子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去除。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对氰化物废水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每一种方法都各有优缺点,单一使用某一种方法,处理后的废水中残余氰根浓度一般都达到十毫克每升以上,往往都不能使所处理的废水稳定达标排放。因此,寻求一种成本低、能够有效去除氰化物的方法是当今冶金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含铁锌元素的氰化物废水的处理方法。本方法在弱酸性和含有亚硫酸根等还原性物质存在的条件下,首先使亚铁离子和废水中的氰根充分结合,生成沉淀,少量的残余铁氰化物,通过加入少量铜离子和改性硅藻土或改性沸石的共同作用,生成沉淀经固液分离而达到除氰的目的。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铁锌元素的氰化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于含有铁、锌元素的含氰废水中加入氰根重量7-8倍的硫酸亚铁,加酸调节废水pH至5-6.5,再加入絮凝剂搅拌0.5-2h,过滤,取滤液;
(2)在滤液中加入铜盐及改性硅藻土或改性沸石,搅拌0.5-2h,过滤,所得滤渣再经硫酸酸化,吹脱,回收氰化物后剩下的废渣再堆放或再回收铜;
(3)步骤(2)过滤剩下的滤液调节pH至7.5-8.5,加入絮凝剂,搅拌,固液分离后,即可排出废水。
进一步地,所述铜盐为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铜盐使用量为每升废水≥0.01g。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所述加酸调节是用硫酸或盐酸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硅藻土或改性沸石的使用量为每升废水加入1-1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森合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森合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22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