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拓展G4U的极化SAR图像目标分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2035.3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3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张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王宇杨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拓展 g4u 极化 sar 图像 目标 分解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拓展G4U的极化SAR图像目标分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一个与待分解极化SAR图像目标自身相关的判决参数,根据该判决参数在G4U和对偶G4U间自动选择与目标最佳匹配的分解方法,实现了极化SAR图像中未知目标的自适应分解。本发明的目标分解方法通过一个自适应选择策略,将G4U和对偶G4U有效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二者互补效应的最大化,使得对雷达目标的识别和理解更加精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极化SAR图像信息处理领域,特别涉及极化SAR目标分解和基于模型的目标分解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拓展G4U的极化SAR图像目标分解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模型的极化分解致力于将未知目标的极化相干矩阵[T]在若干标准散射模型上展开,实现对其识别与分类。经典的四分量模型分解方法例如Y4R和S4R都只能实现对相干矩阵[T]七个自由度的解释,仍有两个自由度未使用,对应于T13分量的实部和虚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Singh等(G.Singh,Y.Yamaguchi,and S.-E.Park,“General four-component scattering power decomposition with unitary transformation ofcoherency matrix,”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vol.51,no.5,pp.3014-3022,May 2013)在2013年提出了G4U分解,其通过引入另一个酉变换实现了对T13分量的部分解释,代表着四分量分解的最新水平。
模型分解的核心是求解分解平衡方程组,传统Y4R和S4R提供了关于未知参数的五个方程,但这些方程中都未涉及相干矩阵[T]的T13分量,因此无法实现对T13的有效使用。G4U通过数学上的酉变换将Y4R和S4R形成的五个平衡方程中的一个:fSβ+fDα+fVd=T′12二分为fSβ+fDα+fVd=T′12+T′13和fSβ+fDα+fVd=T′12-T1′3两个方程,成功地将T13分量纳入至等式右端,从而使T13分量第一次在四分量分解中得到使用。然而由于这两个方程来源于对同一个方程的二分,因此它们之间并非完全独立,导致最终得到的平衡方程组不再具有唯一解。为此Singh等在G4U中只选择了方程fSβ+fDα+fVd=T′12+T′13,而放弃了方程fSβ+fDα+fVd=T′12-T′13。我们前期研究表明,方程fSβ+fDα+fVd=T′12-T′13也能提供一个合理的解,其与G4U恰好构成对偶形式,基于此发展出了对偶G4U分解,弥补了G4U存在的分解缺陷,提供了对G4U的一个完美补充。
G4U和对偶G4U的互补效应体现在,对于一些G4U不适用的目标,对偶G4U恰能得到更好的分解;反之,对于一些对偶G4U不适用的目标,G4U恰能得到更好的分解。那么问题是,对于一个未知目标,如何在不对其进行分解的情况下知道其适用于G4U还是对偶G4U,从而使G4U和对偶G4U的互补效应得到最大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一个自适应选择策略,将G4U和对偶G4U有效结合在一起,实现对二者互补效应的最大发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20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基于域迁移的公共场所异常行为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