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入检测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1215.X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6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秋元克弥;铃木秀一;川濑贤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F15/40 | 分类号: | E05F1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成哲;王莉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入 检测 开关 | ||
本发明提供能提高缓冲性且能使夹入检测开关适当地动作的技术。夹入检测开关(1)具备具有分离的多个电极线的管状的压敏检测部件(5‑1~5‑3)和覆盖压敏检测部件(5‑1~5‑3)的罩部件(4)。在以剖视观察罩部件(4)时,罩部件(4)具备基部(4‑1)和中空部(7)以及以覆盖中空部(7)的方式设于基部(4‑1)的变形部(4‑2)。在变形部(4‑2)配置压敏检测部件(5‑1~5‑3),并在基部(4‑1)配置有承受压敏检测部件(5‑1~5‑3)的承受部(8),承受部(8)具备第一承受面和第二承受面,上述第一承受面在第一压敏检测部件(5‑1)对置的位置承受第一压敏检测部件(5‑1),上述第二承受面在与第二压敏检测部件(5‑2)对置的位置承受第二压敏检测部件(5‑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入检测开关,例如涉及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夹入检测开关。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以及2中记载有关于搭载于汽车的夹入检测开关的技术。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自动窗所具备的夹入检测开关。专利文献1的夹入检测开关具备空隙部和压敏部,且是利用压敏部来检测夹入的压敏类型的检测开关。并且,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汽车的滑动车门所具备的夹入检测开关。在专利文献2的夹入检测开关中,具有弹性的中空的管状部件变形,从而在管状部件内分离的多个电极线接近,电极线间的电阻变化,根据该电阻的变化来检测对管状部件施加外力的情况。即,专利文献2的夹入检测开关是检测对管状部件施加外力的情况的压敏型夹入检测开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439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2163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例如当汽车的滑动车门与人体接触时,为了更加缓和对人体的冲击,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例如需要提高覆盖管状部件的橡胶制的罩部件的缓冲性。然而,若提高罩部件的缓冲性,则相反地吸收对管状部件施加的外力,从而难以适当地检测夹入。
并且,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为了缓和自动窗与人体接触时的冲击,例如考虑增大空隙部。在该情况下,也难以对压敏部施加外力,从而难以适当地检测夹入。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技术:即使提高接触时的缓冲性,也能够使压敏型夹入检测开关适当地动作。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申请中公开的发明中,如下那样简单地说明代表性方案的概要。
即,一个实施方式的夹入检测开关具备管状的压敏检测部件和覆盖压敏检测部件的罩部件,上述压敏检测部件具有分离的多个电极线。此处,在以剖视观察罩部件时,罩部件具备基部和中空部以及以覆盖中空部的方式设于基部的变形部。在变形部配置有第一压敏检测部件和第二压敏检测部件作为压敏检测部件,在基部配置有承受第一压敏检测部件和第二压敏检测部件的承受部。承受部具备第一承受面和第二承受面,上述第一承受面在与第一压敏检测部件对置的位置承受第一压敏检测部件,上述第二承受面在与第二压敏检测部件对置的位置承受第二压敏检测部件。
发明的效果如下。
本申请中公开的发明中,如下那样简单地说明代表性方案所获得的效果。
即,能够提供能够提高缓冲性且能够使夹入检测开关适当地动作的技术。在变形部因夹入或者拉拔而变形时,第一承受面承受第一压敏检测部件,第二承受面承受第二压敏检测部件。因此,在夹入和拉拔双方中,能够使夹入检测开关适当地动作。并且,能够利用中空部来提高缓冲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夹入检测开关的剖视图。
图2的(A)、(B)是实施方式的夹入检测开关和压敏检测部件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12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缓冲功能的推拉式室内门
- 下一篇:车身闭合系统的防夹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