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心式单头双带铠装设备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0985.2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8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忠;吴敏志;庄长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5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带盘 铠装 铠装设备 悬臂架 导辊机构 放带装置 同心式 同轴孔 悬臂式 包带 单头 双带 切线 动力机构驱动 收线牵引装置 带动旋转 顶部安装 放线装置 同轴安装 转动惯量 后导轮 前导轮 背对 导轮 缆芯 节约 能源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心式单头双带铠装设备,包括依序设置的缆芯放线装置、放带装置、悬臂式铠装头和收线牵引装置;放带装置具有前放带盘、后放带盘、传动机构和放带同轴孔,前、后放带盘隔着传动机构背对式同轴安装,并由传动机构带动旋转,前、后放带盘上安装放带前导轮和放带后导轮;悬臂式铠装头具有悬臂架、U形导杆、包带导辊机构和铠装同轴孔,悬臂架由动力机构驱动旋转,U形导杆安装在悬臂架上,U形导杆的底部安装铠装导轮,U形导杆的两个顶部安装包带导辊机构。本发明还公开相应的工艺。本发明与行业中现有常用的切线式铠装设备相比,具有转动惯量小,控制精确,安全风险低,节约能源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心式单头双带铠装设备及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线缆缆芯的铠装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线缆行业中,线缆缆芯的铠装,通常使用的设备多为切线式铠装机。这种设备的铠装机构外观为横放的“串”字形框架结构,中间一竖为旋转轴即缆芯位置,储带盘位于下边的“口”字两侧,平行于缆芯,整个结构较厚重,转动惯量大,存在不小的安全风险,且启动和停车时均会因惯性造成不同步导致不同程度的铠装节距跑偏变乱问题。
为了减少转动惯量,降低安全风险,精确控制铠装节距,节约能源,本发明人设计了一种同心式单头双带铠装设备,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心式单头双带铠装设备及工艺,以解决现有常用切线式铠装设备存在的转动惯量大带来的安全风险问题以及设备起步停车时铠装节距跑偏变乱问题,提升控制精准度,节约能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同心式单头双带铠装设备,包括依序设置的缆芯放线装置、放带装置、悬臂式铠装头和收线牵引装置;放带装置具有用于放置钢带盘的前放带盘和后放带盘以及由动力机构驱动的传动机构,放带装置的中心形成放带同轴孔供缆芯穿过,前放带盘和后放带盘隔着传动机构背对式同轴安装,前放带盘和后放带盘由传动机构带动旋转,前放带盘上安装放带前导轮用于导引钢带平行于缆芯穿过放带同轴孔,后放带盘上安装放带后导轮用于导引钢带平行于缆芯;悬臂式铠装头具有悬臂架、U形导杆和包带导辊机构,悬臂式铠装头的中心形成铠装同轴孔供缆芯和钢带平行穿过,悬臂架由动力机构驱动旋转,U形导杆安装在悬臂架上,U形导杆的底部安装铠装导轮,U形导杆的两个顶部安装包带导辊机构;缆芯放线装置放出的缆芯依次穿过放带装置的放带同轴孔和悬臂式铠装头的铠装同轴孔,前放带盘上的钢带由放带前导轮导引穿过放带同轴孔、铠装同轴孔,后放带盘上的钢带由放带后导轮导引穿过铠装同轴孔,两条钢带再由U形导杆顶部的包带导辊机构导引绕包于缆芯上,双带铠装后的缆芯进入收线牵引装置收线。
所述设备还包括用于放置备用钢带盘的前辅助储带架和后辅助储带架,前辅助储带架和后辅助储带架分别位于放带装置的前后,前辅助储带架和后辅助储带架具有供线缆缆芯穿过的中心孔。
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轴在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前放带盘和后放带盘。
所述U形导杆由底部结构块和两个竖杆借助螺栓活动连接而成,底部结构块安装在悬臂架上,铠装导轮安装在底部结构块上,包带导辊机构安装在两个竖杆的顶部。
所述悬臂式铠装头和收线牵引装置之间还设有缆芯稳定装置,缆芯稳定装置具有中心孔供双带铠装后的缆芯穿过。
一种同心式单头双带铠装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线缆盘组装在缆芯放线装置;
步骤二、在前辅助储带架和后辅助储带架上分别组装备用钢带盘,在前放带盘和后放带盘上分别组装钢带盘;
步骤三、将缆芯从缆芯放线装置上用辅助牵引绳拉出,依次穿过前辅助储带架的中心孔、放带装置的放带同轴孔、后辅助储带架的中心孔、悬臂式铠装头的铠装同轴孔,使缆芯前端到达包带导辊机构前端位置,同时将辅助牵引绳穿过缆芯稳定装置的中心孔,然后收入收线牵引装置的收线盘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0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电缆制造方法及电缆
- 下一篇:高频励磁线的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