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稻田绿色防控水稻灰飞虱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590435.0 申请日: 2018-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9588170B 公开(公告)日: 2021-04-09
发明(设计)人: 郑璐平;陈峰;姚锦爱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农林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3/00 分类号: A01G13/00;A01G22/22;A01K67/02;A01M1/04;A01N43/90;A01P7/04
代理公司: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代理人: 李冉
地址: 350002 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稻田 绿色 水稻 灰飞虱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稻田绿色防控水稻灰飞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苗期、移栽期、分蘖期、

孕穗期和灌浆成熟期,构建适合各个生长期的绿色防控方法;具体防控方法包括:

(1)苗期:建立“品种选用、农业防控、寄主隔离、虫情监测和生物防控”的绿色防控模式;

(2)移栽期:建立“农业防控、虫情监测、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的绿色防控模式;

(3)分蘖期:建立“清田护稻、生物防治和应急用药”的绿色防控模式;

(4)孕穗期:建立“生态防控、生物防治和应急用药”的绿色防控模式;

(5)灌浆成熟期:建立“农业防控、生物防治和应急用药”的绿色防控模式;

步骤(1)具体为:

1)品种选用:选用抗水稻灰飞虱水稻品种,对不同的品种或作物进行合理布局,合理密植,避免水稻灰飞虱大规模爆发;

2)农业防控:播种前对秧田进行灌水、耕翻、灭茬,同时清除 “田边、沟边、路边、渠边”杂草,破坏灰飞虱的孽生环境,减少灰飞虱虫源;

3)寄主隔离:育苗阶段用无纺布笼罩秧苗田,稻苗生长与灰飞虱完全脱离接触,阻止了灰飞虱侵人、传毒危害;

4)虫情监测:准确做好水稻灰飞虱预测预报,迅速掌握虫情动态,作出发生趋势预报,能及时研究对策进行防控;

5)生物防控:当虫口达到百丛300-500头时,每亩用2.5%鱼藤酮EC 150-250 mL用量进行杀虫喷雾2-3次,每次间隔20 d;或以0.5%藜芦碱WP 3000 mL/hm2制剂用量进行杀虫喷雾2-3次,每次间隔20 d;

步骤(2)具体为:

1)农业防控:秧苗移栽前对稻田进行灌水、深耕、灭茬,同时清除“田边、沟边、路边、渠边”杂草,破坏灰飞虱的孽生环境,减少灰飞虱虫源;

2)虫情监测:准确做好水稻灰飞虱预测预报,迅速掌握虫情动态;

3)生物防治:当虫口达到百丛300-500头时,用4.0x1010孢子/g球孢白僵菌WP 1800 -2000 g /hm2制剂用量进行杀虫,喷雾2-3次,每次间隔20 d;

4)理化诱控:每亩水稻田悬挂30片黄色诱虫色板以诱集水稻灰飞虱;

步骤(3)具体为:

1)清田护稻:对田边荒地和田埂杂草进行除草,以尽量降低灰飞虱的基数,减少灰飞虱虫源地,

2)生物防治:当虫口达到百丛300-500头时,以0.5%藜芦碱WP 3000 mL/hm2制剂用量进行杀虫喷雾2-3次,每次间隔20 d;

3)应急用药:根据虫情监测,害虫量达到百丛800-1000头时,以0.36%苦参碱WP 400倍液与0.7%印楝素乳油30-40 mL混配,喷雾2-3次,每次间隔20 d;

步骤(4)具体为:

1)生态防控:利用水鸭捕食水稻灰飞虱的特性,实施稻鸭共养技术,加强对生态调控模式的保护和对水稻灰飞虱天敌的利用;

2)生物防治:当虫口达到百丛300-500头时,用4.0x1010孢子/g球孢白僵菌WP 1800 -2000 g/hm2制剂用量进行杀虫喷雾2-3次,每次间隔20 d;

3)应急用药:孕穗末期主害虫量达到百丛800-1000头时,用50 %稻丰散EC 1500 mL/hm2,喷雾1-2次,每次间隔25 -30 d;

步骤(5)具体为:

1)农业防控: 对田边荒地和田埂杂草进行除草,以尽量降低灰飞虱的基数,减少灰飞虱虫源地;

2)生物防治:当虫口达到百丛300-500头时,每亩用2.5%鱼藤酮EC 150-250 mL用量进行杀虫喷雾2-3次,每次间隔20 d;

3)应急用药:根据虫情监测,当害虫量达到百丛800-1000头时,以0.36%苦参碱WP 400倍液与0.7%印楝素乳油30-40 mL混配;或者用50 %稻丰散EC 1500mL/hm2,喷雾1-2次,每次间隔25 -30 d;

所述 抗水稻灰飞虱水稻品种为IR36或镇稻9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04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