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目标人物追踪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0251.4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5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戈东;潘乐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天彦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 人物 追踪 方法 系统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目标人物追踪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当第一感知设备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目标人物的第一电子身份信息时,获取第一感知设备的监测范围的多个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二电子身份信息集合;获取第二电子身份信息集合中每个电子身份信息关联的第一登记人脸图像,得到第一人脸图像集合;采集感知设备的监测范围的第二人脸图像集合;根据第一人脸图像集合和第二人脸图像集合确定第一非可疑人员;确定第一非可疑人员是否为目标人物;若是,向服务器发送警报信息,警报信息用于通信代理服务器向第二感知设备和/或掌迹设备发送针对目标人物的监控指令。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提高对目标人物进行识别和追踪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防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目标人物追踪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社会公共安全领域,视频监控系统已成为维护社会治安、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于诸如商场,写字楼之类的建筑物内部的监控,其传统的操作模式是,当在视频监控室中的监控人员发现有可疑人员进入后,通过监控视频确定可疑人员的特征以及具体位置,利用对讲系统通知在附近的安保人员进行巡查。然而,监控人员对于人流量多和目标人物易容时不能快速识别和追踪,因此对目标人物的追踪确认缺乏精确性和实时性,需要对安防系统进行完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人物追踪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以期提高对目标人物进行识别和追踪的效率,巩固安防系统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目标人物追踪方法应用于目标人物追踪系统的第一感知设备,所述系统包括所述第一感知设备、第二感知设备、通信代理服务器和掌迹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感知设备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目标人物的第一电子身份信息时,获取所述第一感知设备的监测范围的多个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二电子身份信息集合,所述第二电子身份信息集合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身份信息;
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身份信息集合中每个电子身份信息关联的第一登记人脸图像,得到第一人脸图像集合;
采集所述感知设备的监测范围的第二人脸图像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人脸图像集合和所述第二人脸图像集合确定第一非可疑人员;
确定所述第一非可疑人员是否为所述目标人物;
若是,向服务器发送警报信息,所述警报信息用于所述通信代理服务器向所述第二感知设备和/或所述掌迹设备发送针对所述目标人物的监控指令。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目标人物追踪系统,包括第一感知设备、第二感知设备、通信代理服务器和掌迹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感知设备,用于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目标人物的第一电子身份信息时,获取监测范围内的多个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二电子身份信息集合,所述第二电子身份信息集合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身份信息;以及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身份信息集合中每个电子身份信息关联的第一登记人脸图像,得到第一人脸图像集合;以及采集监测范围内的第二人脸图像集合;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人脸图像集合和所述第二人脸图像集合确定第一非可疑人员;以及确定所述第一非可疑人员是否为所述目标人物;若是,向服务器发送警报信息,所述警报信息用于所述通信代理服务器向所述第二感知设备和/或所述掌迹设备发送针对所述目标人物的监控指令;
所述第二感知设备,用于所述通信代理服务器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人物的监控指令;
所述掌迹设备,用于所述通信代理服务器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人物的监控指令;
所述通信代理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感知设备发送的警报信息,并向所述第二感知设备和/或所述掌迹设备发送针对所述目标人物的监控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天彦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天彦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02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