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源阵列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89444.8 | 申请日: | 2018-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7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曾宪祥;刘重军;颜然;张文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7/11 | 分类号: | H04B17/11;H04B17/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智兴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5 | 代理人: | 李丽颖;韩龙 |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源 阵列 天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源阵列天线,包括:多个T/R模块,分别与每个T/R模块连接的阵列控制模块,其中,每个T/R模块包括数字处理单元以及中/射频链路,所述中/射频链路中包括多个独立的链路通道,所述数字处理单元通过所述中/射频链路中的多个链路通道进行正常业务通信数据的传输和控制;所述阵列控制模块用于生成校准数据发送到校准链路并对接收的校准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校准链路包括多个复用T/R模块上下行通道;所述校准链路复用T/R模块上下行通道,通过其中任一T/R模块的上行通道、以及其中任一T/R模块的下行通道形成校准链路。本发明的有源阵列天线,通过复用多个校准通道来提高校准通道的可靠性,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源天线阵列。
背景技术
有源阵列天线作为未来的天线技术,是今后天线阵列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后续天线系统小型化,智能覆盖,绿色基站的重要发展方向。
现有的有源阵列天线中,在校准信号的传输中,通常在天线系统中附加收发校准模块来实现,如在发明专利号为CN102326293B,发明名称为“一种校准方法及有源天线”的专利中,通过复用器、校准器以及特征差异计算单元来实现校准通道,进行校准信号的传输,但是此种方式为每个校准通道对应一个天线振子阵列,在校准通道出现故障之后,对应的天线振子阵列不能正常校准,从而影响对应天线的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源阵列天线,通过在多个校准通道中,阵列控制模块能根据校准链路性能好坏、是否存在故障自适应选取中选择任一上下行校准通道,来提高校准通道的可靠性,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源阵列天线,包括:多个T/R模块,分别与每个T/R模块连接的阵列控制模块,其中,
每个T/R模块包括数字处理单元以及中/射频链路,所述中/射频链路中包括多个独立的链路通道,所述数字处理单元通过所述中/射频链路中的多个链路通道进行校准数据的传输和控制;所述阵列控制模块用于生成校准数据发送到校准链路并对接收的校准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校准链路包括多个复用T/R模块上下行通道;所述校准链路复用T/R模块上下行通道,通过其中任一T/R模块的上行通道、以及其中任一T/R模块的下行通道形成校准链路。在多个校准通道中,阵列控制模块能根据校准链路性能好坏、是否存在故障,自适应选取中选择任一上下行校准通道;
其中,所述天线还包括与每个T/R模块连接的校准信号分路器,用于接收校准数据后进行耦合传输;所述每个T/R模块中包括校准信号子分路器,用于在所述中/射频链路与所述校准信号分路器之间进行校准数据的耦合传输
所述阵列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下行校准传输中将生成的校准数据发送到被校准T/R模块,所述被校准T/R模块的数字处理单元通过预先选择的链路通道将所述校准数据在下行链路中耦合到所述校准信号子分路器,所述校准信号子分路器将耦合的校准数据传输到所述校准信号分路器,所述校准信号分路器将接收的校准数据耦合后发送到所述校准T/R模块的校准链路;所述校准T/R模块通过预先选择的链路通道将所述校准数据发送到所述阵列控制模块;
所述阵列控制模块还用于在上行校准传输中将生成的校准数据发送到校准T/R模块后,所述校准T/R模块的数字处理单元通过预先选择的链路通道将所述校准数据在下行链路中耦合到所述校准信号子分路器,所述校准信号子分路器将耦合的校准数据传输到所述校准信号分路器,所述校准信号分路器将接收的校准数据耦合到被校准T/R模块的校准信号子分路器并在被校准T/R模块的上行校准链路中进行传输到阵列控制模块。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94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