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89008.0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6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玥伶;王平;柳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33 | 分类号: | G01N27/333;B82Y15/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ucu 双金属 纳米 颗粒 多壁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合成金纳米颗粒并分散在己烷中,所述金纳米颗粒通过以下方法获得:将四氯金酸三水合物、邻二甲苯和油胺混合得到橙色的前体溶液,并在氩气下于8~12℃搅拌10~15分钟;再加入由四丁基溴化铵、邻二甲苯和油胺在超声下混合得到的澄清溶液A,进行还原反应后溶液变为深紫色;然后将混合溶液在8~12℃下搅拌1~2小时;反应得到的溶液溶解在乙醇中,通过离心得到金纳米颗粒;其中四氯金酸三水合物、邻二甲苯和油胺的混合质量体积比为100mg:10mL:10mL;四丁基溴化铵、邻二甲苯和油胺混合摩尔体积比为0.5mmol:1mL:1mL;所述前体溶液与澄清溶液A的混合体积比为2:1;
(2)合成原子排列有序的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所述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通过以下方法获得:将乙酸铜一水合物、油酸和三辛胺混合溶液B,加热后注入步骤(1)得到的Au纳米颗粒的己烷溶液中,待己烷完全蒸发后,将混合溶液在氩气下于110~130℃加热20~30分钟,然后在其冷却至室温前将溶液快速加热至190~210℃,反应50分钟以上,后通过离心收集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其中乙酸铜一水合物、油酸和三辛胺的混合质量体积比为43mg:0.25mL:1.125mL;混合 溶液B与步骤(1)得到的Au纳米颗粒的己烷溶液的混合体积比为1.375mL:20mL;
(3)在超声下将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多壁碳纳米管和Pluronic F127溶解在四氢呋喃中获得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多壁碳纳米管、Pluronic F127和四氢呋喃的质量体积比为0.36mg:0.36mg:2mg:1mL。
2.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3.权利要求2所述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固接离子选择性电极中作为离子-电子传导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取200μL所述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直接滴涂于裸金电极表面,并放置在空气中干燥。
4.一种固接离子选择性电极,其特征在于,电极的传导层通过取200μL权利要求2所述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直接滴涂于裸金电极表面,并放置在空气中干燥获得,所述传导层上还覆盖有一层离子选择性传感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接离子选择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选择性传感膜为Ca2+选择性传感膜或者SO42-选择性传感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90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