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成可供识读器识别的点阵防伪图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88191.2 | 申请日: | 2018-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8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郭仁杰;黄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追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成 可供识读 器识 别的 点阵 防伪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一种生成可供识读器识别的点阵防伪图方法,包括:根据产品的特征,以手动画码或者自动生成的方式生成点阵图形;将所述图形以固定ID形式绑定分配的产品,获得所述产品的专属点阵防伪图案;调用所述产品的专属点阵防伪图案,生成基于所述专属点阵防伪图案的二维码图形。将专属点阵防伪图案图形与激光识读器进行绑定,通过识读器根据不同的点阵图输出不同的语音或播放不同音乐以识别二维码的真伪。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简单,防伪二维码的识别方式方便,并具有独特的唯一性特征。结构新颖独特,点阵防伪图形形式多样,适用范围很广,特别适用产品的追溯、食品安全的监管等众多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成可供识读器识别的点阵防伪图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二维码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这种技术识别商品信息最为方便和快捷。网络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消费者不再需要专门仪器,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手段进行验证。只需用手机轻轻一扫,就能读取商品的相关信息。
但是二维码本身并不具备防伪的功能,目前市场上所有二维码及其类似的技术都可以通过照相,扫描等复制手段进行大量的复制,于是二维码自身的防伪问题就尤为突出。如果二维码自身就是假的,商家自身也无法辨别被复制的二维码的真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生成可供识读器识别的点阵防伪图方法,其使实现简单,能够方便识别二维码真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成可供识读器识别的点阵防伪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固定ID形式绑定分配的产品,获得所述产品的专属点阵防伪图案;
基于所述专属点阵防伪图案生成二维码图形;
将所述专属点阵防伪图案与激光识读器进行绑定,通过激光识读器识别二维码图形真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实现简单,包括:以固定ID形式绑定分配的产品,获得所述产品的专属点阵防伪图案;基于所述专属点阵防伪图案生成二维码图形;将所述专属点阵防伪图案与激光识读器进行绑定,通过激光识读器识别二维码图形真伪。自由灵活及随机化,在让人无法复制的基础上,又不影响原信息的读取,给普通二维码加了一种点阵防伪图形后生成全新二维码,弥补了普通二维码自身不具备防伪功能这个缺陷。防伪二维码的识别方式简单,并具有独特的唯一性特征。结构新颖独特,点阵防伪图形形式多样,适用范围很广,特别适用产品的追溯、食品安全的监管等众多领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生成可供识读器识别的点阵防伪图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专属点阵防伪图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追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追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81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