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外辐射源的雷达成像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7915.1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0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田达;马琴;苏抗;杨蔚;钟鸣;杨佳敏;宋海伟;卢鑫;朱晓丹;薄超;侯文栋;刘志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沉雁 |
地址: | 210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普勒 分辨率 辐射源 发射信号 雷达成像 照射源 算法 成像 多普勒信息 发射源信号 尺度变换 共轭相乘 回波信号 接收处理 宽带信号 时间采样 连续波 匹配 带宽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外辐射源的雷达成像算法,外照射源信号都为带宽较窄的连续波形式,具有良好的多普勒分辨率,研究利用照射源波形的多普勒分辨率进行成像的可能性。类似于宽带信号的匹配接收处理,将不同慢时间采样的回波信号与发射信号进行共轭相乘,但是不同的是,为利用多普勒信息,要将发射信号进行尺度变换。本项目将根据该思路,研究利用发射源信号的多普勒分辨率进行成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成像、无线电信号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外辐射源的雷达成像算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SAR系统的生存能力,研究者提出了新的SAR系统机制,即将发射机系统和接收机系统分开放置到两个不同的平台上,称为双基SAR。相对于单基SAR而言,基于外辐射源的双基SAR具有以下的特点:
1)由于双基SAR是通过两个不同的平台之间相互配合,对成像区域进行照射,因此,随着不同的姿态,能够对不同的成像区域进行照射,所以拥有灵活的成像区域,而且这样能够得到更丰富的目标信息。
2)由于发射机系统只工作在发射线性调频信号的模式下,因此可调整发射功率,使其可以远离需要成像的区域,并且接收机系统不发射信号而只接收回波信号。因此,体积少/成本低廉而且便于携带。
3)由于双基SAR的特殊的构造模型,使得发射机可以远离成像区域,因此受到打击的可能性减少;况且接收机只处于无源状态,也提升了接收机的生存能力,因此,对于双基SAR来说,其抗干扰性强及隐蔽性高,战场生存能力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外辐射源的雷达成像算法,利用外辐射源进行双基SAR成像,实现对感兴趣区域的成像,可用于预测敌方成像系统对我方区域的成像效果评估。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外辐射源的雷达成像算法,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构造成像数据:针对每一个慢时间采样点s,将对应回波信号r(t+s)与发射信号p(t)共轭相乘,信号长度由窗函数φ(t)的宽度决定;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FFT,得到成像数据模型d(s,f);
步骤2、逆傅里叶变换:针对每一个慢时间采样点s,对d(s,f)进行IFFT,得到成像数据模型的逆傅里叶变换D(s,t):
D(s,t)=∫ei2πftd(s,f)df
步骤3、反投影:针对每一个慢时间采样点s,计算场景各像素点z对应的fd(s,z),然后对D(s,t)进行如下操作,获得子图像
上式由FFT快速实现,实际对应的是将每一慢时间采样数据D(s,t)向等多普勒线进行反投影;
步骤4、图像滤波:对子图像进行滤波:
该步补偿掉与慢时间采样点s相关的相位项和幅度调制项,其中相位补偿是下一步相干累加子图像的前提;
步骤5、成像:将所有子图像相干累加得最终图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
(1)可有效提升电磁静默环境下的成像能力,实现利用外辐射源对目标进行成像。
(2)可实现指标如下:成像分辨率为5m×5m;作用距离≥5km;具有实时成像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星载发射-机载接收双基前视SAR点目标成像结果,其中星载发射源轨迹与接收载机轨迹垂直,沿X方向为前视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79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