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亚种间四倍体水稻新种质诱导频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7774.3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9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黄群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群策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诱导 亚种 四倍体 新种质 水稻 染色体组 杂合 基因型材料 水稻染色体 杂合基因型 试验材料 遗传基础 诱导试验 诱导药剂 基因型 杂合体 栽培稻 自交 群体 遗传 成功 试验 | ||
1.一种提高亚种间四倍体水稻新种质诱导频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以二倍体籼稻和粳稻种子为起始材料,通过有性杂交法获得二倍体籼粳亚种间杂种第一代群体;
第二步,以二倍体籼粳亚种间杂种第一代群体为基础,通过自交方式获得二倍体籼粳亚种间杂种第二代群体;
第三步,以二倍体籼粳亚种间杂种第二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在种芽初期利用浓度为0.1%的秋水仙素溶液进行诱导处理,获得具有种芽膨大特征的种子;
第四步,以种芽膨大的二倍体籼粳亚种间杂种第二代群体为基础,通过无性系诱导技术获得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利用再分化技术获得杂种后代植株;
第五步,据植株的外观形态和多倍体水稻的形态特征对上一步获得的杂种后代植株进行初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亚种间四倍体水稻新种质诱导频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五步之后,以植株根尖为实验材料采用染色体组鉴定技术确定新种质的染色体组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亚种间四倍体水稻新种质诱导频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染色体组型后,以籼粳亚种间四倍体杂种后代为基础,按照水稻育种方法对新种质进行筛选和纯化,获得遗传基础稳定的亚种间四倍体水稻新种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提高亚种间四倍体水稻新种质诱导频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二倍体籼稻和粳稻分别选用IR36和新稻10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群策,未经黄群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77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