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串口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87721.1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0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罗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口 通信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口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随机变换通信设备的当前波特率,杜绝了通过串口随意通信的安全隐患。同时,本发明的通信设备和主机在波特率适配成功后还增加了认证过程,进一步保证了进行串口通信的主机的合法性,实现简单,具备较好的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口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串口通信因为成本低、易于实现,是目前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一种通信模式。在串口通信中,波特率是一个衡量通信速度的参数,它表示每秒钟传送的bit的个数。串口通信常用的波特率选项有300、600、1200、2400、4800、9600、19200、38400、43000、56000、57600、115200等,通信的双方只有保持相同波特率的条件下才能适配成功,实现正常的串口通信,否则会出现调试指令无效、显示乱码的现象。
目前需要串口通信的场景中,由于通信设备通常采用固定波特率,主机只要选取相同的波特率就可以通过串口与通信设备进行串口通信,从而造成未知的安全隐患。鉴于此,如何找到一种安全的串口通信技术方案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串口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解决了使用串口通信时,通信设备因采用固定波特率而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串口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主机按照其当前波特率通过串口发送请求连接消息到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按照其当前波特率等待所述请求连接消息;其中,所述主机的当前波特率是在支持的多种波特率中顺序循环选取的;所述通信设备的当前波特率是在支持的多种波特率中随机选取的;
确定所述主机的当前波特率与所述通信设备的当前波特率适配时,所述通信设备采用适配成功时的当前波特率通过串口向所述主机发送请求连接响应消息,所述主机接收所述请求连接响应消息后,采用适配成功时的当前波特率与所述通信设备进行串口通信;
其中,所述主机的串口和所述通信设备的串口都为全双工串口。
所述主机按照其当前波特率通过串口发送请求连接消息到通信设备,包括:所述主机的串口为UP状态时启动第一定时器,如果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周期内所述主机未收到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请求连接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后所述主机在支持的多种波特率中顺序循环选取下一个波特率作为最新的当前波特率;重新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所述主机按照其最新的所述当前波特率通过串口继续发送请求连接消息到所述通信设备;
所述通信设备按照其当前波特率等待所述请求连接消息,包括:所述通信设备的串口为UP状态时启动第二定时器,如果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定时周期内所述通信设备未收到所述请求连接消息或者无法识别接收到的所述请求连接消息,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后所述通信设备在支持的多种波特率中随机选取任一波特率作为最新的当前波特率;重新启动所述第二定时器,所述通信设备按照其最新的所述当前波特率继续等待所述请求连接消息;
所述确定所述主机的当前波特率与所述通信设备的当前波特率适配,包括:所述通信设备识别接收到的所述请求连接消息,所述通信设备维持其适配成功的当前波特率不再变化;
其中,所述主机支持的多种波特率与所述通信设备支持的多种波特率相同;所述第二定时器的定时周期等于所述支持的多种波特率个数乘以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周期。
所述主机采用适配成功时的当前波特率与所述通信设备进行串口通信,包括:在所述通信设备采用适配成功时的当前波特率与所述主机进行串口通信时,启动第三定时器,如果在所述第三定时器的定时周期内所述通信设备未接收到所述主机发送的任何串口数据,在所述第三定时器超时后所述通信设备在支持的多种波特率中随机选取任一波特率作为最新的当前波特率;重新启动所述第三定时器,所述通信设备按照其最新的所述当前波特率继续等待所述请求连接消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77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