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床颗粒层过滤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7671.7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9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源满;井小海;穆怀萍;李映男;杨明华;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B01D46/34;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王春光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层过滤器 内层筒体 中间筒体 移动床 环形空腔 倾斜设置 轴向排列 过滤颗粒层 间歇式生产 高温烟气 过滤效率 冷热冲击 使用寿命 外层筒体 易爆气体 大流量 大能量 净烟气 内挡板 外挡板 温区 粉尘 过滤 火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床颗粒层过滤器,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内层筒体(1)、中间筒体(2)和外层筒体(3),内层筒体(1)与中间筒体(2)之间形成第一环形空腔,该第一环形空腔内设有过滤颗粒层(4),内层筒体(1)含有沿轴向排列的多根倾斜设置的内挡板条(11),中间筒体(2)含有沿轴向排列的多根倾斜设置的外挡板条(21)。该移动床颗粒层过滤器能够对600℃~1000℃的高温烟气进行过滤,确保在净烟气侧不存在大能量的可成为火种的颗粒。进一步解决间歇式生产带来的大流量下的大温区冷热冲击、大浓度粉尘冲击、易爆气体聚集等问题,使用寿命长、过滤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床颗粒层过滤器。
背景技术
转炉等冶炼炉的生产方式为间歇式,即在冶炼生产前后要对冶炼炉进行清空、重新装料等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期间,不存在有强度的冶炼,烟气成分以空气为主,烟气温度为空气受热辐射后略有提高,不存在有强度的烟尘。
冶炼生产期间,随着冶炼强度的提高,由炉口逸出的烟气温度可达1600℃,烟气成分中CO含量可高达90%,烟气携带的粉尘可达150g/Nm3,粉尘的成分复杂,主要有FeO、Fe2O3、CaO等,逸出的烟气及烟尘在随后的烟道中还将发生氧化放热等反应。
冶炼生产时长一般不超过二十分钟,准备活动时长一般也不超过二十分钟。由于这种快速间歇式的生产方式,转炉烟气处理设施尤其是高温的设施,需要有很强的应对大温区冷热冲击、大浓度粉尘冲击、易爆气体聚集的能力。
目前国内外已有技术中,能源回收利用效率最高的生产方式是:设置密封式的汽化冷却烟道,以辐射热形式为主将800℃以上的烟气显热转移给水蒸汽,设置喷淋或蒸发式直接冷却塔将烟气温度降低至70℃或250℃以下,回收并利用CO含量高且O2含量低的转炉煤气。800℃以下的烟气显热,由于烟气成分易爆、烟尘含量高等原因,未能实现显热回收。
喷淋式直接冷却塔将烟气温度降低至70℃以下,在冷却烟气的同时可以将绝大部分烟尘清洗下来,但存在的问题:显热未回收、水耗大、污水需处理。蒸发式直接冷却塔将烟气温度降低至250℃以下,在冷却烟气的同时可以将部分大颗粒烟尘分离下来,但存在的问题:显热未回收、汽耗大。为满足800℃以下的烟气显热回收的需求,需将转炉烟气进行高温除尘。
目前国内外比较好的高温除尘技术有:
金属纤维滤管、金属烧结网过滤器等均能够满足高温除尘的要求,但价格昂贵。
陶瓷过滤器、太棉硬式表面过滤器等也可以满足高温除尘的要求,但有易碎、怕水等问题,且价格不菲。
旋风除尘器(包括多管除尘器等),是比较成熟的高温除尘技术,广泛应用于流化床锅炉内等工业领域,但难以捕集5μm以下的粒子,不能用于大气排放控制。
颗粒层过滤器(包括耙式颗粒层过滤器、旋风式颗粒层过滤器、移动床式颗粒层过滤器等),具有抗高温、抗冲击、滤料来源广泛等优点,但没有用于间歇式生产的研究经验,也没有应用于易爆气体的研究经验,且难以捕集微小粒子,不能用于大气排放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除尘装置不能捕集高温微小粒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床颗粒层过滤器,该移动床颗粒层过滤器能够对600℃~1000℃的高温烟气进行过滤,确保在净烟气侧不存在大能量的可成为火种的颗粒。进一步解决间歇式生产带来的大流量下的大温区冷热冲击、大浓度粉尘冲击、易爆气体聚集等问题,使用寿命长、过滤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76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