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7641.6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9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肖佳;徐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海云通国际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10 | 分类号: | B01D24/10;B01D24/46;B01D3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4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过滤 装置 | ||
本发明专利涉及污水过滤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包括容器本体、过滤层和支撑滤层;过滤层将容器本体分隔成两个容腔,位于过滤层上方的为污水容腔,位于过滤层下方的为渗水容腔;容器本体上分别设置有污水进水管和污水出水管,污水进水管和污水出水管分别与污水容腔相连通;支撑滤层设置在容器本体内,并贴设在过滤层的底部;容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净水出水管,净水出水管与渗水容腔相连通。本方案中进行过滤时,当污水从过滤层的上表面往上的高度小于3米时,依靠这小于3米的微静压能促使污水穿越过滤层并拦截悬浮物,结构简单,依靠微静压自然过滤,不需要增压泵,减少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污水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污水处理的覆盖力度空前提高,凡是经过使用的工业和生活等污水外排环境都必须经过处理,全社会污水处理量呈现直线上涨的局面;随着污水处理需求上涨,污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更新,在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当中,第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是工艺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普遍使用的砂式过滤装置是去除悬浮物的最常用的设备,按滤料不同分为很多类型,例如:金刚砂、石英砂、锰砂、核桃壳、纤维球过滤装置等;此类设备的特点是:过滤出水量大,但悬浮物拦截能力较差,滤料反冲洗再生不充分可靠性差;另一类膜式过滤装置属于高精度过滤设备,比如:金属膜、陶瓷膜过滤装置等;此类过滤器出水悬浮物拦截比例较高,缺点是金属膜、陶瓷膜等滤材易堵塞,反洗再生困难效果差,过滤出水量低,成本高昂。以上类型过滤装置有一个共同的缺点,过滤装置污水进水端需水泵增压,消耗大量电力成本。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现实需求决定了传统砂式过滤装置、膜式过滤装置已不再适合污水处理需求量日益增大的现状,急需研发一种过滤成本低廉的性能可靠的过滤装置,以确保廉价的污水处理成本,满足社会需求。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靠污水微静压、自然过滤的污水过滤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专利提供的污水过滤装置,包括容器本体、过滤层和支撑滤层;所述过滤层将所述容器本体分隔成两个容腔,位于所述过滤层上方的为污水容腔,位于所述过滤层下方的为渗水容腔;所述容器本体上分别设置有污水进水管和污水出水管,所述污水进水管和污水出水管分别与所述污水容腔相连通;所述支撑滤层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内,并贴设在所述过滤层的底部;所述容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净水出水管,所述净水出水管与所述渗水容腔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的污水过滤装置还包括滤层清洗装置;所述滤层清洗装置设置在所述过滤层的上方,用于对所述过滤层进行清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滤层清洗装置包括悬停支架、升降装置和多个喷枪;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悬停支架相传动连接,驱动所述悬停支架上下移动,多个所述喷枪设置在所述悬停支架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喷枪在所述过滤层的上表面上均匀分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为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悬停支架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为驱动电机和丝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相连接,所述悬停支架通过套筒与所述丝杠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滤层为纱布支撑滤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层为在所述支撑滤层上铺设预定厚度的粉状滤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净水出水管位于所述渗水容腔的一端口包裹有过滤纱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污水进水管、污水出水管和净水出水管均设置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海云通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海云通国际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76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光敏不育系多基因型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
- 下一篇:臂带类型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