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戊二胺的纯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86227.3 | 申请日: | 2018-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4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齐崴;尤生萍;刘宇轩;吴昊;苏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211/09 | 分类号: | C07C211/09;C07C209/74;C07C209/86;C07C209/84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一同创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1 | 代理人: | 王丽 |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胺 精馏 正丁醇 萃取 固体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固体 二胺水溶液 盐酸盐溶液 纯化条件 工业应用 静置分层 脱盐反应 下层水相 正丁醇相 回收 回流比 精馏塔 再沸器 塔顶 游离 冷却 上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戊二胺的纯化方法,在纯度为5%~90%的戊二胺盐酸盐溶液中每升加入20~400g的氢氧化钠固体,在温度为40~100℃下搅拌进行脱盐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游离戊二胺水溶液;加入正丁醇,在温度为20~60℃搅拌进行萃取,萃取后静置分层,获得上层正丁醇相和下层水相;将水相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获得固体氢氧化钠;将正丁醇相在精馏塔精馏纯化,精馏纯化条件是再沸器温度为100~200℃,回流比为0.1~5;精馏结束后,精馏塔顶回收正丁醇,塔底回收戊二胺产品,纯度高于99%。本发明工艺简洁,有可观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戊二胺的纯化方法,属于精细化学品的纯化分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5-戊二胺,又名1,5-二氨基戊烷,通过赖氨酸脱羧酶(E.C.4.1.1.18)催化L-赖氨酸脱羧制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农业方面,戊二胺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如植物细胞的分裂、胚胎的产生、开花结果等;在医药方面,戊二胺可用于催产、降低血糖等;在工业上戊二胺可以合成新型异氰酸酯,与现有的己二胺合成的异氰酸酯相比,其覆盖效应和抗化学腐蚀能力增强,更加环保,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戊二胺的生产方法主要分为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发酵法。在生产过程中,戊二胺纯化一直是一个瓶颈问题,现有报道的纯化方法大多设备复杂、成本投入高、环境污染严重。如专利CN101970393A描述,在含二铵盐的水溶液中添加碱性物质,然后使该水溶液通过纳滤膜进行过滤除盐。但纳滤膜的孔隙只有几纳米,主要用于渗透微小粒子、盐等,当体系中存在大量菌体、不溶性沉淀的情况下,纳滤膜极易堵塞,必须在使用纳滤膜之前对溶液进行预处理,以保证纳滤膜的正常工作,耗时耗能,限制了该方法的工业应用。专利CN104974046A 描述,戊二胺粗品的水溶液需经过三次精馏才能得到纯化后的戊二胺。三次精馏所用到的精馏塔塔板数、回流比均不同,大幅度增加了工业化成本。专利CN105612257A中描述,通过加入高沸点有机溶剂改变蒸馏/蒸发体系的流动性,使得在较低的温度/较短的时间下蒸馏/.蒸发,得到更好的戊二胺回收率/更好的戊二胺品质。但其所使用的溶剂为C14烷烃、C11/C14烷烃混合物、二苯醚和十二醇,价格昂贵,且易造成环境污染。
针对于现有戊二胺纯化方法的诸多瓶颈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戊二胺的纯化方法,包括戊二胺盐酸盐脱盐、萃取和精馏纯化,工艺流程及设备简单,成本投入小,且该方法所用的氢氧化钠和正丁醇均可重复循环利用,环境污染小,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故该方法具有广阔的市场及工业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戊二胺的纯化方法(图1),包括戊二胺盐酸盐脱盐和萃取,也包括正丁醇戊二胺精馏纯化。
为了实现了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戊二胺的纯化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戊二胺的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戊二胺盐酸盐脱盐和萃取:在纯度为5%~90%的戊二胺盐酸盐溶液中每升加入20~400g的氢氧化钠固体,在温度为40~100℃下搅拌进行脱盐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游离戊二胺水溶液;加入正丁醇,在温度为20~60℃搅拌进行萃取,萃取后静置分层,获得上层正丁醇相和下层水相;
2)氢氧化钠回收再利用:将水相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获得固体氢氧化钠;
3)正丁醇相戊二胺精馏纯化:将正丁醇相在精馏塔精馏纯化,精馏纯化条件是再沸器温度为100~200℃,回流比为0.1~5;精馏结束后,精馏塔顶回收正丁醇,塔底回收戊二胺产品。
所述步骤1)中氢氧化钠固体以一次或多次的方式加入。
所述40~100℃下搅拌速度为100~400rpm。
戊二胺盐酸盐溶液与正丁醇体积比为5:2~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62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