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沼气微生物脱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5955.2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1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高世宝;张波;聂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昊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B01D53/48;B01D5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塔 布气层 进液口 排液口 喷淋管 进气口 微生物脱硫装置 沼气 出气口 支撑层 处理效率 运行稳定 排液管 填料层 与操作 上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沼气微生物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的底部设有进气口,其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脱硫塔上还设有排液口和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排液口位于所述脱硫塔的同一侧,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脱硫塔的上端,并位于所述出气口的下方,所述排液口位于所述进气口的下方,所述脱硫塔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支撑层、第一布气层、填料层和第二布气层;所述进液口处设有位于所述支撑层上方的第一喷淋管,所述第二布气层的下方设有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二喷淋管与所述排液口处的排液管连接,所述第二喷淋管的下方设有位于所述进气口上方的第三布气层。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沼气微生物脱硫装置,结构与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沼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沼气微生物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沼气技术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沼气生产技术也在发展中逐步成熟,在我国现阶段,城市居民的生活中的用气,大都是使用天然气,天然气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而沼气这种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大都运用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或者一些地质和气候条件及其恶劣的地区;在城市中运用沼气技术不仅可以解决能源问题,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一些生活垃圾也可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这样人们生活垃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沼气发酵是一种厌氧发酵,高效率的生产沼气需要对发酵的温度得以控制,沼气发酵原料中含有相当数量的有机硫或无机硫,在厌氧消化过程中被转化成硫化氢,而随沼气排除,因此,沼气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硫化氢。硫化氢不仅对燃烧动力设备和金属管道具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并且还会引发润滑油的变质从而加速发动机的磨损。沼气经过燃烧后,硫化氢会转化为硫的氧化物(SOx)并释放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硫化氢还具有极强的急性毒性,硫化氢含量达0.6mg/L时可使人在0.5~1h内致死,含量在1.2~2.8mg/L时可使人立即致死。因此,为了达到安全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标,必须在使用前对沼气进行人工脱硫处理。
传统的沼气脱硫工艺采用物化法,物化法脱硫工艺存在脱硫剂再生困难、运行成本高和产生二次污染等缺点,因此制约了物化法脱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生物法脱硫工艺中的光合细菌脱硫技术由于需要辐射能、厌氧环境等苛刻条件,研究进程缓慢,仍处于分批试验或实验室小试的探索阶段,目前很难实现规模化应用。化能型生物脱硫技术是近年研究的重点,实验室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都取得了较大进展,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化能型沼气生物脱硫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应用需要对其反应器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沼气微生物脱硫装置,结构与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成本低、应用范围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沼气微生物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的底部设有进气口,其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脱硫塔上还设有排液口和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排液口位于所述脱硫塔的同一侧,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脱硫塔的上端,并位于所述出气口的下方,所述排液口位于所述进气口的下方,所述脱硫塔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支撑层、第一布气层、填料层和第二布气层;
所述进液口处设有位于所述支撑层上方的第一喷淋管,所述第二布气层的下方设有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二喷淋管与所述排液口处的排液管连接,所述第二喷淋管的下方设有位于所述进气口上方的第三布气层。
优选的,所述支撑层和所述填料层上均附着有脱硫微生物的微生物膜,所述支撑层为多孔高强度材料,所述填料层具有正六边形结构,所述填料层的厚度大于所述支撑层的厚度,并且大于所述脱硫塔高度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之间设有连接管连接,所述进气口处的进气管上设有第一硫化氢浓度检测口,所述出气口处的出气管上设有第二硫化氢浓度检测口。
优选的,所述排液管上靠近所述第二喷淋管的一端设有pH计。
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淋管内的液体为富含NO3-、NO2-、Fe3+的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昊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瑞昊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59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气可再生脱汞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