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钍矿床成矿年代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5801.3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3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勇;范洪海;纪宏伟;张闯;王生云;孟艳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闫兆梅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床 钍矿 矿床勘查 电子探针分析 先进技术手段 地质现象 分析测试 关键要素 矿物分析 离线处理 数据采用 系统采集 岩矿鉴定 岩石薄片 找矿 矿物 矿样 微区 野外 采集 分解 考察 分析 | ||
1.一种确定钍矿床成矿年代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野外实地考察,系统采集钍矿样品,样品要求新鲜,一般为3×6×9cm,样品至少10块;
步骤S2:对采集的矿样进行岩矿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对采集的矿样进行切片,制作0.3mm左右的光薄片,在显微镜上观察矿石的钍矿物组成,并将粒径大于50μm的钍矿物圈出来;采用JXA-8100电子探针分析仪来分析钍矿物的化学组分,最终确定各种钍矿物的类型,将所需要定年的钍矿物用红笔在薄片上标出;
步骤S3:利用LA-ICP-MS对岩石薄片中原位钍矿物进行分析测试;激光输出波长为257nm,激光脉冲宽度为<300fs;分析钍矿时激光能量设定为20%,能量密度为1.2J/cm2,激光束斑和频率分别设定为10μm和1Hz;激光剥蚀过程中采用氦气作载气、氩气为补偿气以调节灵敏度,二者在进入ICP之前通过一个T型接头混合,信号匀化装置(SSD)置于T型接头之前。每个时间分辨分析数据包括大约20-30s的空白信号和50s的样品信号;
步骤S4:对钍矿物分析测得的数据采用软件ICPMSDataCal进行离线处理,并通过软件Isoplot/Ex-ver3来完成钍矿物的U-Pb年龄谐和图绘制和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58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膨化食品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富铀花岗岩快速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