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的无人驾驶列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5140.4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7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梧州井儿铺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0 | 分类号: | B61C17/00;B61L27/04;B6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银***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无人驾驶 场景建模 智能化 建模 建模模块 控制模块 列车运行 评价模块 行驶工况 运行场景 后续列车 准确控制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的无人驾驶列车,包括工况建模模块、场景建模模块、控制模块和评价模块,所述工况建模模块用于对列车的行驶工况进行建模,所述场景建模模块用于对列车的运行场景进行建模,所述控制模块根据运行场景通过控制列车的行驶工况实现对列车的控制,所述评价模块用于对列车运行情况进行评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的无人驾驶列车,通过工况建模和场景建模,为后续列车自动控制提供了基础,通过对列车运行情况进行评价,能够保证无人驾驶列车的准确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的无人驾驶列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轨道交通无人驾驶技术在国外发达国家的研究已日趋成熟,而我国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水平相对落后。由于我国大部分轨道交通列车的核心设备技术及运营模式是从国外引进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轨道交通无人驾驶技术在我国的发展速度。
目前,我国在轨道交通无人驾驶方面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在该领域相关基础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成为制约我国轨道交通无人驾驶发展水平的主要瓶颈。开展无人驾驶列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的无人驾驶列车。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的无人驾驶列车,包括工况建模模块、场景建模模块、控制模块和评价模块,所述工况建模模块用于对列车的行驶工况进行建模,所述场景建模模块用于对列车的运行场景进行建模,所述控制模块根据运行场景通过控制列车的行驶工况实现对列车的控制,所述评价模块用于对列车运行情况进行评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的无人驾驶列车,通过工况建模和场景建模,为后续列车自动控制提供了基础,通过对列车运行情况进行评价,能够保证无人驾驶列车的准确控制。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工况建模模块1、场景建模模块2、控制模块3、评价模块4。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无人驾驶列车,包括工况建模模块1、场景建模模块2、控制模块3和评价模块4,所述工况建模模块1用于对列车的行驶工况进行建模,所述场景建模模块2用于对列车的运行场景进行建模,所述控制模块3根据运行场景通过控制列车的行驶工况实现对列车的控制,所述评价模块4用于对列车运行情况进行评价;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的无人驾驶列车,通过工况建模和场景建模,为后续列车自动控制提供了基础,通过对列车运行情况进行评价,能够保证无人驾驶列车的准确控制。
优选的,所述工况建模模块1用于对列车的行驶工况进行建模,具体为:将列车的行驶工况划分为牵引工况、惯性工况和制动工况,在牵引工况下,列车产生一个牵引力,带动列车运动,在惯性工况下,列车不产生牵引力和制动力,依靠惯性前进,在制动工况下,列车产生于运动方向相反的制动力,阻止列车运动。
本优选实施例通过建立列车行驶工况的模型,方便后续对列车进行自动控制,实现列车舒适、节能、安全、准时、快速、合理地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梧州井儿铺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梧州井儿铺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51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