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M型袋挂面包装旋转式撑袋机构及撑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5045.4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3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军;隋会光;周广林;徐春雷;王俊宇;崔艳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联科自动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9/34 | 分类号: | B65B19/34;B65B43/34;B65B43/26;B65B5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9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面包装 撑袋机构 螺钉 撑袋板 活动板 旋转板 旋转式 撑袋 撑袋气缸 滑动轴承 回转轴承 活动接头 气缸支架 滑槽 自动包装机 方式采用 包装袋 挂面 连接轴 内空间 支撑柱 导轨 内圈 | ||
全自动M型袋挂面包装旋转式撑袋机构及撑袋方法。现有自动包装机撑袋方式采用把袋子撑成方形,此方式不适应挂面包装,不能很好的利用包装袋内空间,容易产生挂面装不下问题。本发明的组成包括:活动板(1),活动板通过螺钉A与气缸支架(5)连接,气缸支架与撑袋气缸固定,撑袋气缸前端具有活动接头(4),活动接头与旋转板(3)连接,活动板与回转轴承(9)的内圈通过螺钉B连接,回转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的旋转板连接,旋转板上安装有滑槽(7),滑槽内安装有滑动轴承(12),滑动轴承通过连接轴与撑袋板(2)连接,撑袋板通过螺钉C与支撑柱(6)连接,所述的撑袋板内侧装有导轨(11)。本发明用于全自动M型袋挂面包装旋转式撑袋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M型袋挂面包装旋转式撑袋机构及撑袋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挂面包装袋尺寸较小,挂面装入包装袋内要求非常饱满,而现有的自动包装机撑袋方式多采用把袋子撑成方形,此方式不适应于挂面包装,不能很好的利用包装袋内空间,容易产生挂面装不下问题。为了很好的利用包装袋内空间,保证包装袋立体效果,我们采用旋转式撑袋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M型袋挂面包装旋转式撑袋机构及撑袋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自动M型袋挂面包装旋转式撑袋机构,其组成包括:活动板,所述的活动板通过螺钉A与气缸支架连接,所述的气缸支架与撑袋气缸固定,所述的撑袋气缸前端具有活动接头,所述的活动接头与旋转板连接,所述的活动板与回转轴承的内圈通过螺钉B连接,所述的回转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的旋转板连接,所述的旋转板上安装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内安装有滑动轴承,所述的滑动轴承通过连接轴与撑袋板连接,所述的撑袋板通过螺钉C与支撑柱6连接,所述的撑袋板内侧装有导轨。
所述的全自动M型袋挂面包装旋转式撑袋机构,所述的活动板上方固定有缓冲安装板,所述的缓冲安装板上安装有油压缓冲器,所述的撑袋板顶部具有6个支撑柱面。
所述的全自动M型袋挂面包装旋转式撑袋机构,所述的螺钉A为一组M4×10沉头螺钉,所述的螺钉B为一组M5×30内六角螺钉,所述的螺钉C为一组M4×8沉头螺钉。
一种全自动M型袋挂面包装旋转式撑袋机构及撑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是将撑袋气缸前端通过活动接头连接到旋转板上,所述的撑袋气缸动作时带动所述的旋转板实现圆弧转动,所述的旋转板上装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带动所述的撑袋板上的滑动轴承运动,所述的撑袋板内侧装有导轨,所述的滑槽旋转时,所述的撑袋板通过导轨实现直线运动;
所述的撑袋板顶部具有6个支撑柱面,通过撑袋气缸带动旋转板实现圆弧运动,旋转板带动滑动轴承在滑槽内实现多点直线运动,实现把包装袋子撑成六边形。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是一种全自动M型袋挂面包装旋转式撑袋机构,该结构的有效避免了传统的自动包装机撑袋方式多采用把袋子撑成方形,不适应于挂面包装,不能很好的利用包装袋内空间,容易产生挂面装不下问题,具体采用旋转式撑袋机构,主要是利用六边形面积大于方形面积方式,把袋子撑成六边型,有效的利用包装袋空间,使挂面装入包装袋内要求非常饱满,保证包装袋立体效果。
本发明的撑袋气缸选用可调行程气缸,可以根据不同尺寸规格进行调整撑开袋子尺寸大小,整套动作新颖,实现了一个气缸带动多点联动。
本发明的撑袋气缸带动旋转板实现圆弧运动,旋转板带动滑动轴承在滑槽内实现多点直线运动,从而实现将包装袋撑出接近圆形,完成挂面的包装,提高包装质量。
本发明在活动板上方设置缓冲安装板,在缓冲安装板上安装油压缓冲器,并在缓冲安装板前端具有橡胶缓冲板,有效避免旋转板转动时的冲击了,提高了旋转式撑袋机构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联科自动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联科自动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50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