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啶废水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4947.6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7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邢新华;孔军军;张财华;吴灿平;鄢洪友;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F23G7/04;C02F103/36;C02F101/32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啶废水 预处理 树脂 吸附 废水 废水处理领域 生化处理效果 芬顿氧化 管道腐蚀 两级树脂 脱附再生 氧化降解 微电解 氨氮 汽提 去除 能耗 焚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吡啶废水预处理方法,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微电解‑芬顿氧化、氧化后的废水经过两级树脂吸附、树脂脱附再生以及焚烧,本发明解决吡啶废水吸附前期汽提的能耗大问题以及树脂脱附中对管道腐蚀太强问题,并有效去除废水中苯、吡啶等难氧化降解的化合物和氨氮,使得后续生化处理效果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吡啶废水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吡啶是一种有广泛应用的重要化工、医药、农药原料,现有技术中,多数厂家采用乙醛+甲醛+液氨高温合成吡啶,经萃取、精馏的工艺路线。由于整个反应是在液相条件下进行,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水中含有苯、吡啶等难以氧化降解的有机物以及大量的氨,属于高COD、高氨氮废水。
目前,吡啶废水的处理方法,工业化可行的有焚烧处理和常规吸附。但由于吡啶废水量大,且含有较多的有机杂质,焚烧投入成本大,处理时不仅会产生大量CO2,还会形成大量的NOX,增加了焚烧炉的尾气处理负荷和排放浓度,而常规吸附采用活性炭、硅藻土等对废水进行吸附,但废水成分复杂,吸附效果不理想,难以进行后续的生化处理。
授权公告号为CN105084671B的一种处理吡啶废水的方法,包括:将采用乙醛+甲醛+液氨高温合成吡啶工艺中,从吡啶萃取塔排出的吡啶废水经低真空闪蒸气提、气相吸收、固定床吸附、解吸、蒸馏等工序分离回收吡啶废水中的氨、吡啶,流下的无色水经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该发明解决了吡啶生产工艺废水焚烧过程中由于含有大量吡啶及衍生物,造成的焚烧炉尾气NOX的排放、焚烧成本高和碳排放问题,同时有效回收了吡啶及衍生物,节约了成本,降低了污染。
现有技术中还有关于吡啶废水的树脂吸附:先经过汽提控制废水中的氨氮,接着进行两级树脂吸附,处理效果良好,相较于直接焚烧,能耗成本明显降低。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处理工艺中,还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1.吡啶废水要先经过汽提才能进行后续处理,而汽提工艺能耗大,投入成本较高,大大增加企业在废水处理方面的成本。
2.树脂再生采用盐酸对管道腐蚀性太强,增加设备成本。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吡啶废水预处理方法,解决吡啶废水吸附前期汽提的能耗大问题以及树脂脱附中对管道腐蚀太强问题,并有效去除废水中苯、吡啶等难氧化降解的化合物和氨氮,使得后续生化处理效果提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吡啶废水预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微电解-芬顿氧化:将苯萃取后的吡啶废水加酸调节pH,向废水中加入铁碳填料曝气t1时间段后取出,加入双氧水氧化t2时间段,加碱调节pH值,最后过滤除去固体;
(2)氧化后的废水经过两级树脂吸附:A塔树脂为大孔吸附树脂,B塔为苯乙烯阳离子树脂,废水从树脂塔以速度V下进上出,先经过A塔树脂吸附,再到B塔树脂吸附,B塔的吸附出水进入生化处;
(3)树脂脱附再生:
A塔脱附:①A塔树脂以0.6BV/h的速度下进上出泵入工业甲醇,收集醇脱附液和套用醇,然后氮气上进下出进行吹扫直至无液体流出;②A塔树脂按照0.75BV/h的速度下进上出泵入自来水,依次收集洗醇水、套用水;③醇脱附液精馏回收甲醇,精馏残液焚烧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49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化器重金属处理装置
- 下一篇: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