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空高强大直径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单丝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84709.5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5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洋;刘庆生;向先忠;郭勇;赵卫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杜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D01F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223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强大 直径 羟基 丁酸 co 戊酸 单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大直径中空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单丝及其制备方法,该单丝的组成为: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无机成核剂以及抗氧化剂;其制备方法包括:(1)按上述原料预混后共混制得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母粒;(2)以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母粒和聚醋酸乙烯酯分别为皮层和芯层的原料,加入到熔融复合纺丝设备的料斗中进行熔融复合纺丝,制得皮芯结构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聚醋酸乙烯酯单丝;(2)用溶剂对制得的单丝进行处理,制得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单丝。所制得的高强大直径中空单丝具有力学性能好、重量轻、中空等特点,可作为产业用纺织品的原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中空高强大直径聚(3-羟基丁酸酯 -co-3-羟基戊酸酯)单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是一类经微生物发酵合成的非石油基热塑性聚酯材料,其资源可再生,生物可降解,可熔融加工,性能类似于聚丙烯,可替代石油基高分子材料作为单丝的原材料,以解决单丝的发展面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目前,国内外已有学者对高强大直径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 单丝及其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国内主要为江南大学刘庆生团队(刘庆生,邓炳耀.一种高强粗旦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单丝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CN201610842357.3,2016.9.22),国外主要为日本的Yamane团队 (Furuhashi,Y.;Imamura,Y.;Jikihara,Y.;Yamane,H.Higher Order 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acterial HomoPoly(3-hydroxybutyrate)Fibers Prepared by Cold-Drawing and AnnealingProcesses.Polymer 2004,45(16), 5703-5712.)和Iwata团队(Tanaka,T.;Fujita,M.;Takeuchi,A.;Suzuki,Y.; Uesugi,K.;Ito,K.;Fujisawa,T.;Dio,Y.;Iwata,T.Formationof Highly Ordered Structure in Poly[(R)-3-hydroxybutyrate-co-(R)-3-hydroxyvalerate]High-Strength Fibers.Macromolecules 2006,39(8),2940-2946.)。尽管已有学者对高强大直径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单丝及其制备方法,但到目前为止,其尚未出现其功能化的报道,而功能化能够增加高强大直径聚(3-羟基丁酸酯 -co-3-羟基戊酸酯)单丝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空高强大直径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单丝,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空高强大直径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单丝,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 93-100份
无机成核剂 0.1-5份
抗氧化剂 0.1-2份。
优选的,所述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的粘均分子量为 5.0×104-1.0×106。
优选的,所述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中3-羟基戊酸酯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1-100mol%。
优选的,所述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单丝的中空度为 1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杜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杜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47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