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菇出菇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4576.1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8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威;李敬;陈家平;黄宗历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4000 贵州省铜仁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茶 出菇 营养液 制备 葡萄糖 海藻提取物 磷酸二氢钾 三七提取物 子实体生长 腐殖酸铵 快速生长 营养补充 维生素C 酵母粉 硫酸镁 子实体 菇体 配制 生长 培育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出菇用营养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油茶菇出菇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经过将海藻提取物与三七提取物进行组合配制,并加入硫酸镁,腐殖酸铵,磷酸二氢钾,葡萄糖,酵母粉,维生素C,使得能够在油茶菇出菇阶段或者子实体快速生长阶段进行充分的营养补充,保证油茶菇子实体生长旺盛,油茶菇菇体粗壮,生长速度加快,缩短油茶菇培育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出菇用营养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油茶菇出菇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菇属担子菌属,是近年来被人们所青睐的食用菌品种之一。油茶菇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例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甘氨酸等,尤其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此外,油茶菇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葡萄糖、菌蛋白、B族维生素、铁、钾、锌以及硒等多种矿物质元素,总糖达54.36%以上,原糖能够达到29.96%,粗蛋白能够达到27.51%,蛋白质含量高达19.55%左右,可见,均明显高出其他菌类,而且,油茶菇味道鲜美,香气浓郁,清脆爽口。在中医理论中认为:油茶菇性平,甘温,无毒,具有补肾、利尿、健脾、止泻等功效,对肾虚、尿频、水肿以及风湿、肥胖患者等均具有理想的功效,对小儿低热、尿床等也有辅助缓解功效。综上可见,油茶菇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已经成为人们比较理想的保健食品,是美味珍稀的食用菌之一。
目前,对于食用菌种植用培养基的研究技术相对较多,例如:专利号为201510301671.6的固体培养基中公开了玉米芯、木屑、麸皮、豆腐渣、甜菜渣、棉籽壳、米糠、高粱粉、贝化石、大豆皮配制而成,使得菌丝体的生长繁殖能力,菌丝体发达奖状,增强食用菌的抗逆性、抗病性和抗氧化性能;再例如专利号为201510630469.8和201510630362.3的含养猪垫料的平菇培养料和杏鲍菇培养料,采用废弃垫料,棉籽壳,杂木屑,玉米芯,麸皮,石灰为原料配制成平菇培养料和杏鲍菇培养料,使得垫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分解,更有利于平菇菌丝或者杏鲍菇菌丝的吸收,含氮量高,营养丰富;再例如专利号为201510441989.4的以茶叶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培养基,经过将茶叶废弃物进行剪碎预处理,将尿素、过磷酸钙、石膏、高锰酸钾溶于适量水中,倒入处理过的茶叶废弃物和棉籽壳中,搅拌均匀得食用菌的培养基;并经过对尿素、过磷酸钙、石膏等用量进行优化试验,使得在对茶叶废弃物处理,提高有机质资源再利用效率,提高了产菌率以及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的生物学转化率。可是,油茶菇是食用菌中的一个品种,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知晓,对于不同品种的食用菌在栽培生产过程中的营养需求和营养生物学转化率是完全不相同的,虽然,前期本研究者对油茶菇栽培用培养基进行了研究,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810631228.9公开了木屑、银杏叶、黄豆粉、贝壳粉、硫酸镁等,经过对原料木屑进行处理,使得结构更为疏松,通气较好;再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810631227.4公开了橙皮粉、胡萝卜粉、银杏叶、海藻提取物、蛋白质等,使得能够快速促进油茶菇母种的活化,促进母种快速增值,确保油茶菇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菌丝球分布的稳定性;但是,在食用菌出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成分,如果培养基中营养成分供给不合理,将会导致生产的食用菌品质和产量较低;尤其是油茶菇生产过程中,需要及时补充营养;鉴于此,本研究者针对油茶菇生产出菇过程,提供了一种油茶菇出菇用营养液,促使油茶菇产量以及油茶菇培养基的生物学转化率得到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茶菇出菇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油茶菇出菇营养液,原料为1L水中含有海藻提取物11-19g,三七提取物1-8g,硫酸镁0.1-0.5g,腐殖酸铵3-4g,磷酸二氢钾6-7g,葡萄糖23-30g,酵母粉2-5g,维生素C0.3-0.7g。
优选,所述的原料为1L水中含有海藻提取物12-18g,三七提取物3-7g,硫酸镁0.2-0.4g,腐殖酸铵3-3.5g,磷酸二氢钾6.5-7g,葡萄糖25-28g,酵母粉3-4g,维生素C0.4-0.6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45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