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线接续点的故障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3800.5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6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刚;韩剑;王峰;陈文正;秦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50;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03003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接续 红外光图像 故障分析 可见光图像 特征点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故障分析装置 计算机程序 存储介质 人力资源 特征匹配 提取算法 预先存储 准确度 申请 消耗 观察 分析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导线接续点的故障分析方法,通过获取包括有多个导线接续点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光图像;通过计算机程序利用预先存储的提取算法分别提取可见光图像的第一特征点和红外光图像的第二特征点;然后利用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将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光图像进行特征匹配,确定出故障导线接续点,从而不仅避免了通过技术人员根据红外光图像进行观察分析以进行故障分析的过程造成的人力资源的消耗,而且能够进一步确定出故障导线接续点,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导线接续点的故障分析的准确度。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导线接续点的故障分析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线接续点的故障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规模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力的传输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在高压、特高压的输电线路中,导线接续点如紧夹件、裸露部分的线头、耐张线夹、焊接点、隔离开关的刀口以及避雷器内部阀块等容易出现故障,从而使输电线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得不到保证。由于各种导线接续点在发生故障前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即发热现象,因此可以通过对导线接续点的温度数据进行故障分析,以得出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
现有技术中对导线接续点的故障分析方法,是通过技术人员对获取到的导线接续点的红外光图像进行分析,根据经验知识观察判断出红外光图像中是否存在温度异常的特征点,从而确定当前是否存在温度异常的故障导线接续点。显然,现有技术中的方法,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仅能够判断出当前存在温度异常的导线接续点,而无法确定出具体是哪个导线接续点出现故障,因此对后续的故障修复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因此,如何在能够节省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对导线接续点的故障分析的精准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线接续点的故障分析方法,在能够节省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对导线接续点的故障分析的精准度;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线接续点的故障分析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线接续点的故障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包括有多个导线接续点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光图像;
利用预先存储的提取算法分别提取所述可见光图像的第一特征点和所述红外光图像的第二特征点;
利用所述第一特征点和所述第二特征点将所述可见光图像和所述红外光图像进行特征匹配,确定出故障导线接续点。
优选地,所述利用所述第一特征点和所述第二特征点将所述可见光图像和所述红外光图像进行特征匹配,确定出故障导线接续点具体包括:
确定出所述红外光图像中与异常温度数据对应的目标第二特征点;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点和所述第二特征点的映射关系,在所述可见光图像中获取与所述目标第二特征点相对应的目标第一特征点;
根据所述目标第一特征点确定出所述故障导线接续点。
优选地,所述异常温度数据具体为:
与其他任意所述温度数据的第一差值超过第一差值范围的所述温度数据。
优选地,当所述可见光图像和所述红外光图像为在同一角度拍摄得出的图像时,在所述利用所述第一特征点和所述第二特征点将所述可见光图像和所述红外光图像进行特征匹配,确定出故障导线接续点之后,进一步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特征点和所述第二特征点将所述可见光图像与所述红外光图像叠加。
优选地,在所述利用预先存储的提取算法分别提取所述可见光图像的第一特征点和所述红外光图像的第二特征点之前,进一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38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