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e-Co-Ni-Mn-Cu-B-C高熵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2806.0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3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雷卫宁;彭勇;张文杰;李小平;王泽;王洪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22C30/02 | 分类号: | C22C30/02;C22C1/0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陈丽萍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熵合金 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 机械合金化 制备 合金材料 合金粉末 烧结 多元素 原子比 固溶 配置 合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Co‑Ni‑Mn‑Cu‑B‑C高熵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熵合金技术领域,为了解决高熵合金强度弱的问题,该高熵合金材料包括Fe、Co、Ni、Mn、Cu五种金属元素和B、C两种非金属元素;其中,金属元素Fe、Co、Ni、Mn、Cu按原子比1:1:1:1:1配置,非金属元素B和C占整个合金材料总质量的0.3%~0.5%配置合金粉末。本发明通过将五种金属元素和两种非金属元素机械合金化,使多元素的相互固溶形成成分均匀的合金,先机械合金化和后烧结的方式制得的Fe‑Co‑Ni‑Mn‑Cu‑B‑C高熵合金具有较高的塑性和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熵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Fe-Co-Ni-Mn-Cu-B-C高熵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熵合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熵合金”的概念由台湾学者叶均蔚与1995年提出,主要用于工具、刀具、磨具、马达的磁芯、油压气压杆、高频变压器及高温的耐热材料和微机电材料等。高熵合金含有多种主要元素,其中每种主元素都含有较高的摩尔分数,一般在5%到35%之间,研究发现合金中金属元素种类越多,越易产生金属间化合物,使合金性能变差,塑性和强度变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高熵合金塑性和强度弱的问题,而提供一种Fe-Co-Ni-Mn-Cu-B-C高熵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Fe-Co-Ni-Mn-Cu-B-C高熵合金材料,包括Fe、Co、Ni、Mn、Cu五种金属元素和B、C两种非金属元素;其中,金属元素Fe、Co、Ni、Mn、Cu按原子比1:1:1:1:1配置,非金属元素B和C占整个合金材料总质量的0.3%~0.5%配置合金粉末。
按重量份数计,该合金材料包括如下成分:
纯Fe粉26份;
纯Co粉27份;
纯Ni粉28份;
纯Mn粉25份;
纯铜粉29份;
纯B粉和纯C粉各0.27份。
纯Fe粉、纯Co粉、纯Ni粉、纯Mn粉、纯铜粉、纯B粉和纯C粉的单质粉末颗粒大小均为325目,粉末氧含量均低于0.1%,氮含量均低于0.05%。
一种Fe-Co-Ni-Mn-Cu-B-C高熵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配置合金粉末
将Fe、Co、Ni、Mn、Cu五种金属元素和B、C两种非金属元素混合均匀;
步骤2:对合金粉末进行球磨初步机械合金化
将步骤1中配置好的合金粉末放置于行星式球磨机中进行初步机械合金化;
步骤3:烧结球磨后的合金粉末
将步骤2中球磨后的合金粉末放入高温气氛熔炼炉中进行烧结,制成Fe-Co-Ni-Mn-Cu-B-C高熵合金。
步骤1中,五种金属元素Fe、Co、Ni、Mn、Cu的量按原子序数比1:1配置,两种非金属元素B和C的量占总量的0.3%~0.5%,所述七种单质粉末颗粒大小均为325目,所述单质粉末氧含量均低于0.1%,氮含量均低于0.05%。
步骤2中,每个行星式球磨机含有若干个球磨罐,在每个球磨罐中放入直径大小为5~20mm,重量为1~3kg的不锈钢球,每个球磨罐放入合金粉末的重量为200~500g,球磨时间为2~5h,球磨机转速为200~50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28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